宝鸡地区出土的石斧 耒耜 吴山祭祀遗址出土的铁锸 汉画像石《农耕图》 新石器时代 刀耕火种石斧忙
7000多年前的渭水河畔,原始先民在这里伐木、狩猎、取火,并繁衍生息,留下了众多实物遗存。宝鸡地区的北首岭、关桃园、福临堡等遗址,也相继进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名录;特别是考古人员对北首岭遗址的科学发掘,揭示了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远古文明,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北首岭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从1958年8月开始到197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7次科学发掘,遗址面积为4727平方米。从出土文物来看,北首岭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该遗址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北首岭遗址出土的5000余件生活器具中,石斧、石铲、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占较大比例,还出土了骨铲、石凿、石矛,石镞、纺轮、骨锥、骨针、鱼钩等手工业工具和渔猎工具。
石斧,是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代表之一。在青铜器未产生前,古人使用最多的工具是石制的斤与斧,这两种工具的区别是:斤的切面是横的,斧的切面是直的。“斧”原是“父”字,甲骨文中,该字呈一手持拿石斧之状,斧头已简化成一段直线;“斤”的甲骨文字形就是装了柄的石锛形。
在新石器时代,石斧是重要的砍伐工具或武器,一般都有柄。在春耕时,石斧自然成为古人的“开荒利器”,先民们可以用它砍伐植物,为平整土地提供条件。原始社会的石斧造型多样,包括条形、有孔、有肩、凹槽、束腰等造型,其中最多的就是长方形造型和梯形造型,道理很简单,这两种造型最容易制造,便于大量生产。而且,当时的石斧较为厚重,因为宽厚的外形可以避免斧刃在砍伐树木时损坏,同时也可以增大它的冲击力。
在刀耕火种、渔猎为生的原始社会里,石斧对于宝鸡地区的先民而言,不仅是砍伐和狩猎的重要工具,也是珍贵的劳动工具。从商代起,人们开始使用由青铜制造的工具,石斧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周 耒耜开垦兴稼穑
“制耒耜、种五谷”是人文始祖炎帝最为人称道和熟悉的事迹。炎帝开创了农耕文明,这也是他被世人尊称为“神农”的原因所在。
“耒耜”读“lěis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农具,耒为柄,耜则是下端的起土部分,其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土地翻整、庄稼播种。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质发展为石质、骨质或陶质。
在周代,耒耜是主要的农耕工具,《国语·周语》所引的《周制》中,便有“民无悬耜”之语,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类似于现在的铁锹。据学者研究,古人为了在翻动土地时能方便一些,耜这个农耕工具在其中间位置有一个缺口。可以说,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
《国语·周语》云:“民之大事在农。”周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相传,周代天子每年都会带领臣子和庶民,在天子的籍田里躬亲耕作,并有一套相应的礼仪,即籍田礼。籍田,也称为“藉田”,这是吉礼之一,毕竟也属于祭祀行为,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礼记·月令》中这段关于籍田礼的记载,透露了籍田礼举行时,天子要亲载耒耜,带领群臣百官来到田间象征性耕地,即“三推”,接着“三公五推”。这种仪式的举行,对农耕生产起号召与鼓励作用。
这种天子亲载耒耜的仪式一直流传至汉代,也是在告诉人们,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天子亲自参与劳作,就是要做出表率。
秦 铁锸生产规格化
秦代是我国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西北地区就出土了大量的铁镰、铁铲、铁犁等秦代铁制农具。
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建吴山祭祀遗址考古发掘队,对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的吴山祭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8万多平方米的祭祀遗址,确定祭祀坑94处。截至目前,已清理出祭祀坑8处,并出土了玉人、玉琮、马镳等器物。
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在马车的车舆部分遗迹内,发现了祭祀用的玉人、玉琮等器物,并在每座祭祀坑车舆及马腹的位置,都发现了一件农具——铁锸。《释名》载:“臿,插也,插地起土也。”“锸”在古代写作“臿”,铁锸是古时的一种生产农具。根据遗址规模和出土器物所显示的信息,有学者认为,该遗址可能是战国时期祭祀炎帝的“吴阳下畤”。
《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确切时间、地点、祭祀人的祭祀炎黄的记载。据专家介绍,史料中的“吴”与吴山关系密切,而历史上,人们常把炎帝作为“农神”来祭拜。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座祭祀坑车舆及马腹的位置都发现了铁锸;特别是在3号祭祀坑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件铁锸,这说明,这种生产农具并非偶然出现在祭祀坑中,它是祭品之一,而古人祭祀的可能就是“农神”炎帝。这处高规格遗址的发掘,进一步确定了宝鸡地区在秦汉时期以前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类型有农具、手工具、兵器及杂器,而以农具和手工具为大宗。战国中后期,铁制农具以统一规格大量出现,这期间,秦国的铁制农具被普遍推广,耕作技术得到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据史料载,此时的秦都栎阳到处是“二万石一积”的粮仓,秦建都咸阳后,粮仓的规模更是达到“十万石一积”,这便是“秦富天下十倍”的时期。
汉 拉犁劳动效率高
上世纪80年代末,考古人员在河南商丘永城芒山一带调查,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梁孝王墓,出土了两幅汉画像石《农耕图》,画像石反映了当时芒山一带耕种农具铁犁与家庭耕作已经普遍出现,折射出汉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耕农经济的重要地位。
汉代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的政府采取了轻徭薄赋、罢兵屯田、改革农具、奖励牛耕、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农业生产的方式、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工具较前代都有显著进步。
汉代人劳作耕种时,不仅仅靠人力,他们发现牲畜的力气不容小觑,于是改良版的铁犁出现了。古人将铁犁的宽度和厚度增加,而且还多了一个叫“犁壁”的部件,将它与犁铧配合,再加上牛的大力气,越来越多的荒地被开垦、耕种。
再讲讲这件提高耕作效率的“神器”——犁。犁的发明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由一根在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身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大约出现于商代,最早见于甲骨文的记载;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西汉出现了直辕犁,有犁头和扶手,用牛拉犁耕田被广泛应用。
山西平陆枣园村王莽时期墓的壁画牛耕图、江苏睢宁双沟画像石牛耕图、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以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牛耕图……这些出土的汉墓壁画和画像石里的牛耕图,多是二牛牵一犁。
汉代牛耕有二牛抬杠、一牛一马并耕、一牛挽耕三种形式,分别采用颈索系衡套驾和偏系套驾。“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也是最先出现的。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用缰绳把两头牛与一根长杠拴在一起,长杠则与铁犁相互固定,而拉犁的人手持缰绳,通过松紧度来控制两头牛的方向和耕地的深浅度。这一定是个技术活,在田间一来一往,讲究默契配合和节奏均匀,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由此可见,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关系重大。从两汉史料记载可知,凡引进牛耕和犁耕的地区百姓都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