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凤县革命纪念馆:
聆听革命故事立志报效祖国

  4月4日,凤县凤州民族小学的30余名学生来到凤县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当天,师生们通过观看照片、实物、影像等资料,了解了以习仲勋为代表的“两当兵变”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先烈们留下的珍贵文字、实物资料等,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革命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刘涛)
  链接
  习仲勋策划组织两当兵变
  1931年5月,陕西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改编为陕西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并移驻凤翔县进行集中整训。当年11月,该部奉命到达凤县,在两当、成县一带与川军作战。战后,该团一营驻扎在凤县,其中营部和一连、机枪连驻扎在凤县县城凤州,二连驻扎在凤县双石铺,三连驻扎在甘肃两当县。其间,习仲勋以特务长身份为掩护,不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以习仲勋为书记的营党委和各连支部组织健全,经常开展党的活动,起到了掌握和控制全营的中枢作用。与此同时,习仲勋还积极了解和掌握凤县情况,结识了凤州模范国民小学教师刘尚志等人。随后,习仲勋以刘尚志家为秘密集会点,召开地下党员会议并研究工作,开展兵运活动;还以打猎、游玩为由,在凤州城外的南岐山、猴石山和张果老洞等地集会,交流情况、布置工作,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实施“两当兵变”奠定了基础。
  一营党组织的活动,引起了部队军官的注意。1932年初,二团团长曹润华决定让一营、二营互换防地,将一营调往甘肃省的徽县、成县一带。由于一营官兵大部分是乾县、礼泉人,不愿意离开家乡到更远的山区,消息传出后,全营出现强烈对抗情绪。习仲勋随即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利用换防之机举行兵变。4月2日,习仲勋率领部队在甘肃两当发动兵变,一营三个连和机枪连部分共300余人参与兵变,起义取得初步成功。(祝嘉整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