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有了这方水面,宝鸡成了北国水乡,鱼游水底,鸟翔湖面,空气中飘来湿漉漉的水汽。有了这方水面,市民有了锻炼的好去处,绕湖散步,临水而舞,连花儿都忍不住迎风跳动……这就是咱宝鸡人心中的市区明珠——金渭湖,它在我们身边,也在我们深深的记忆里。
金渭湖镶嵌在宝鸡市区的璀璨明珠
■本报记者韩正强
    金渭湖新貌刘俊成摄

    2000年渭河市区段面貌刘俊成摄

    美丽如画的金渭湖刘俊成摄

    建成后的金渭湖刘俊成摄


    金渭湖里栖息的鸟儿石宝军摄

  寻找金渭湖边的老住户
  记者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叫李复兴,今年77岁,在金渭湖边住了几十年,见证了渭河滩的荒芜与金渭湖的光鲜。
  “原先几年都到这里来不了几回,自金渭湖建好后,我每天早晚都要来湖边散步锻炼。哪天不来的话,人好像缺点啥似的!”李复兴说,他家原来住在市区南关路,上世纪90年代初搬到新建路渭河边住。说实话,那时人真的不愿意去渭河边转。夏天,一下大雨,渭河里流的全是黄泥汤,上面漂着垃圾、树枝等杂物。而其他时间,渭河里的水少得可怜,附近居民在河滩种地,垃圾乱倒,兔鼠出没,来一回心情不好一回。听到市上决定修建金渭湖的消息后,住在渭河边的人尤为高兴,动工后路过时总要停下来看一看。2004年深秋,金渭湖建成蓄水,一大片水面很快出现在市区,波光粼粼,漂亮极了。来看湖的可谓人山人海,大家高兴得像过年一样,李复兴的心情也是这样。而从那天起,每天他都要到渭河公园去,看水赏花,锻炼身体。而渭河公园因有这方大水面人气大增,散步的、打太极拳的、跳广场舞的,随处可以见到。这里面还有不少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聊起这片大水面也是夸个不停。这是李复兴作为宝鸡人感到十分自豪的,宝鸡因这方水而滋润,市民因这个湖而过得幸福,金渭湖已深深地融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了难以忘怀的乡愁。
  遇见渭河第一湖的建设者
  记者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是原市河道委高级工程师刘兴建,他参与了金渭湖的规划、建设。
  刘兴建说,渭河是宝鸡的母亲河,其中宝鸡市区段长20公里,河床宽600米左右,其面积要占市区建成区面积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河床干枯、砂石裸露、荒草丛生,特别是冬春季沙尘飞扬,严重影响宝鸡的形象。渴望市区有一方美丽的水面,是广大市民共同的心愿。在这种情况下,我市于1999年8月启动渭河宝鸡市区防洪暨生态治理工程。当时,刘兴建还在市水电设计院工作,被抽调到工程之中。市上组织相关人员到四川绵阳、广元等地和山西太原市参观学习,规划方案出台后,西北水科所又做了相关实验,水利部黄河委员会经过10多次评审,批准我市修建金渭湖。2003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2004年10月30日金渭湖正式下闸蓄水,创造了两年工期一年完成的水利工程奇迹。建成后,市区真的出现一个“大海”,回水长度1.65公里,形成140万平方米的水面,漂亮极了。不少市民激动地说:“咱宝鸡有了小香港的范儿!”由于金渭湖是渭河上的第一个生态工程,为河流生态治理与防洪蹚出一条新路子,引得周边许多城市前来学习。
  刘兴建说,金渭湖建好后,市区环境和区域性小气候得到很大的改善,使得宝鸡成为鸟儿栖息的乐园,据监测,仅湖围就有大小白鹭、苍鹭、麻鸭等鸟类54种1万多只。
  结缘第一湖面的“美容师”
  记者找到的第三位受访者叫张万虎,今年60岁,在金渭湖上打捞垃圾已14年了,是金渭湖上工作时间最长的“水手”。
  张万虎说,他原先在冯家山水库工作过,水性好,也有水面工作经验。2005年下半年开始,他负责打捞金渭湖水面的垃圾。当时,市区的河道还没有大面积治理,上游漂下来的杂物比较多,加上部分市民偶尔有往水面扔垃圾的现象,于是,他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开着船在金渭湖进行打捞,最多时一天曾打捞出8船垃圾。这个工作非常辛苦,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张万虎到金渭湖管理处14年了,没有在家里过过一个年。为啥?打捞水面杂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担负着水面救援任务。记得2010年冬季,一名19岁的女孩意外掉入湖中,接到命令后,他和同事划着船紧急赶到落水水域。女孩在水里挣扎,不断往下沉,他抓住女孩的衣服把她拖到船上。这些年,他先后从湖中救了两个人、协助打捞三辆汽车,不少人称他“英雄水手”。
  张万虎说,孩子们看到他年龄大了,劝他在家休息,可他爱这个湖,他还想把“美容师”继续当下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