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主动应对天气变化
李小玮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然而,春天以倒春寒为主的极端天气,常常影响农作物收成。笔者认为,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被动坐等,而是要化被动为主动,用科学手段搞种植,最大限度避免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
  关注天气变化,重视气象灾害。其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气象观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精准度也非常高。去年4月的寒潮来临前,我市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可惜一些人压根就不关注天气变化,没有及时知道这个消息,还有一些人知道了,却没有重视,没有采取任何防寒措施,结果导致损失不小,而这些损失本来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天气预报,随时关注天气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以果园为例,除了喷药施肥,还可以在寒潮来临前,灌水降低地温,延迟发芽,使花期延迟,避开倒春寒;在寒潮来临的当天夜里,在果园周围点燃柴草,让果园上方形成烟雾,也可有效避免寒潮低温的危害。
  学习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作物抗风险能力。近年来,苹果、猕猴桃、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在我市大面积种植,其花期正好是我市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时间段,如果出现强降温天气,这些经济作物将受到很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研究宝鸡的气候特点,引导群众根据经济作物适生区规划来种植农作物。比如陇县的核桃,种在高海拔地区就容易受倒春寒影响减产,种在川道的话,受影响程度就很有限了。同时,多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在种植户中广为宣传,使他们熟练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抗灾救灾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