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又是一年“3·15”,又是集中打假时。其实,我们应该提防的假货,不只是吃穿用的东西。随着人们文明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产品的渴求,文化市场也在健康蓬勃发展,其中,难免有些“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
文化也得打打假
本报记者张家旗
  艺术成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也有人投机取巧
  如今,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此而产生的消费行为也越来越多。在城市里,到处都有各种不同的艺术展览,吸引不同的爱好者群体前去参观;在乡村地区,各种艺术节、文化节也处处“开花”,这种充满地域风情的文艺活动,不但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还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
  近些年,宝鸡市区一东一西两个艺术展馆可以说相当火爆。几乎每周,都有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开放。同时,从广场到社区、从街头到巷尾,各种大大小小的展览也给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鲜活的色彩。这些展览,激励着更多爱好者投身创作中去,从业者的创作水平也在一场场展览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加上宝鸡这些年来营造出的浓厚文化氛围,让看展览、学艺术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让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取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也让他们拥有了合理的社会地位。这不但鼓励着许多有天分和追求的艺术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也让一些天分不是那么高,或者不愿意承受学习的艰辛的人动起了歪脑筋。
  宝鸡人王力坤在北京做书画生意已经有十多年了,他说,这些年突然出现了许多“大师”,揣着金闪闪的名片,戴着貌似高不可攀的头衔出没于各个场合,打着各种旗号疯狂敛财、收徒。实际上,这些人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可能永远都是个谜。王力坤说,这些人永远穿粗麻衣服或唐装,脚上必须是布鞋,天气热一点也有穿草鞋的,手腕上一定有一到两串各种珠子,掌心里则随时盘着两个硕大的文玩核桃。这些人一般都会随身装着许多名片,逢人就发一张,发完后双手合十,微笑一下,做高深状。拿起名片一瞅,好家伙,光头衔就写满了正反面,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某某书院或画院常务理事、某某流派创始人、某某企业特聘专家、享受某某机构特殊津贴……总之,光看头衔就觉得这“大师”特别牛。
  “其实就是瞎吹!”王力坤不屑地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都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而且都是有据可查的,全国才多少人。这些“大师”生怕被追究法律责任,就生搬硬套某某机构出来。据王力坤观察,这些“大师”的动机粗略来分也有三种,一种人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等同于零,靠演技来这种场合混吃混喝一番;第二种则是专业水平不高,但是舍得花钱投资自身形象,试图通过给自己增加各种头衔,提高自己作品的销量和价钱;还有一种则是志不在艺术,而是通过把自己打造成文化圈里的“高人”,来接近真正的艺术家,再借着艺术家的名头,做些和艺术无关的生意。
  写书成了人们的表达方式
  也有人狗尾续貂
  写一本书,不负一生所学也好,总结一生感悟也罢,或者单纯出于兴趣爱好,对于现在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近年来,许多并不是作家、也不是诗人的普通人,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作品。而众多作家、散文家、评论家和诗人,依旧笔耕不辍,创作出不少新品、精品,为读者带来丰盛的精神大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894亿元,同比上升11.3%,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从宝鸡来说,一个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是,本地作家专柜前围满了读者,他们通过作家的笔了解宝鸡的历史、文化、乡村生活和城市风景,这让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渠道更加宽广。但从全国来看,图书市场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
  比如说,有些产品是挂羊头卖狗肉。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武侠小说盛行的那几年,各种金庸新作和金庸遗作、古龙遗作到处都是,翻开书仔细一看:哦,原来作者叫“金庸新”“古龙遗”。直到现在,还有无良商家在“山寨”每年的畅销书和畅销作者。还有部分创作者,有一个好的点子,但笔力难以为继,只好硬将100字就能说清楚的东西拉长到1000字、10000字,白白浪费了一个好创意,变成狗尾续貂。
  又比如说,有书商和创作者过度追求热点话题。每年一有热点事件,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数十本甚至数百本围绕该事件出的书。有“深挖”背后故事的,有“梳理”整个事件的,有“直面”当事人的,也有“总结”经验的。但仔细去看会发现,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图书的内容都是东拼西凑,毫无营养,只是为了追赶热点。须知,过度追求速度,品质必然难以得到保证。
  教辅读物也应该是文化打假的重点。如今,教辅读物每年的出版量达万种以上,其中也混杂了部分粗制滥造的“次品”。稍微讲点良心的“假教辅”,或是抄袭各种正版教辅读物,或是挂着所谓“名师”的名头来炒作营销,但至少它们的内容是正确的。还有一些无良的“假教辅”,内容陈旧不说,许多基础知识甚至是错误的。
  数据成了人们的行为参考
  也有人夸大其词
  有人说,现在是流量的时代,有了流量就能赚钱。这话对也不对,网络上说的流量,说白了就是人气,但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迟早是要“翻车”的。
  这几年,中国的电影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新的影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年度总票房节节攀升,观影人数也不断增加。看电影,已经成了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与之相对应的,是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去年的电影《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和今年的电影《流浪地球》,比如国家歌剧舞剧院推出的《孔子》《李白》和《昭君出塞》。这些文艺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兼顾,高科技和高品质共存,让人们享受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但这其中就有一些令人不适的“作假”。2009年,电影《阿童木》虚报票房引起广电总局介入调查。2016年,电影《叶问3》虚假排片,票房造假拉高公司股价套现,8800万元假票房被作废,70多家影院和3家电商被警告,影片发行公司停业整顿。至于作假手法也是花样频出,有多次使用废票的,有用手写票的,有买这部电影,售票员却给出另一部电影票的,有把电影票摊进饮料和爆米花的……如此造假,不但伤害了电影放映方和其他电影的利益,而且伤害了整个产业和普通消费者。我们以为的高票房,其实并不代表好口碑,也许只是被假流量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花了大价钱,却看了一部大烂片,这样,也许会让观众下一次不再选择电影。也有一些艺术团体急功近利,创作出的文艺作品粗俗不堪,让观众大失所望。
  网络上,也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微博上买“僵尸粉”、买虚假转发,微信公众号上买虚假阅读量……究其原因,不外乎想要用这种高数据吸引别人观看,从而进一步将这些真正的流量变现。最可恶的是那些打着“急救小常识”的旗号,实则是在售卖医疗保健品的人。这些医疗保健品大多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更别说有些“急救小常识”还是错的。
  历史成了人们的兴趣爱好
  也有人故弄玄虚
  人们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喜欢历史。尤其是作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宝鸡本就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几年,宝鸡的文物频频外展,每到一处,都能引起当地群众的参观热潮,宝鸡的名字也在中央级媒体频频出现,“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传遍全国乃至世界。名气出去了,自然引来八方客。宝鸡的各大博物馆、历史文化景区每天都能迎来好奇的外地游客,他们说着“看中国,来宝鸡”,在这里感受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样的自豪中,宝鸡人也越来越喜欢读历史、学历史,增长个人修养和文化内涵。但有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就是切不可接受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些年,网上有些所谓青年历史学家,不好好研究历史,反而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试图通过颠覆历史人物形象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知名度,甚至有人先定“论点”,再根据“论点”找“论据”。没有“论据”?编呗。反正编得像点,大家也不会发现。于是,这些人就从“青年历史学家”变成了“青年历史发明家”,而真正的青年历史学家都在默默埋头干实事,谁有空理你?久而久之,这些人“发明”的历史,就被人当成真的史实,而那些历史人物,也只好任凭脏水泼了一次又一次。
  还有些人,通过假的内容操纵受众情绪,然后通过“吸粉”和“洗脑”赚钱。前段时间,某个自媒体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以高中同学的口吻讲述在一个曾经的高考状元身上发生的故事,文章中有许多细节似乎都在证明,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一经推出,就引起人们大量转发。但很快有人指出,文章中许多细节是错误的,相关企业和同届的学生更是直说:查无此人。纵观此文和该公众号之前的文章,也大多在传达着“丧文化”和“毒鸡汤”,而且受众甚广。也许是因为大家纷纷“打假”,后来,该公众号注销了,公众号背后的网络红人也关闭了微博。这一切似乎结束了,但未来,不知道还有多少篇这样的文章会出现。所以,文化也应该打打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