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在人们心中,雷锋似乎从未老去,依然是那个个头不高、见谁都笑呵呵的圆脸小伙子。他的脸庞出现在电视中、书本里、海报上,他的名字总会在人们回忆中闪现,在聊天中被提起,在心中被记住。全国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都说——
雷锋不会离开
本报记者张家旗



    活动中见证雷锋的影响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每年3月5日,全国都会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今年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我市5万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敬老院、前往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以此纪念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文明新风。
  “如果雷锋还活着,现在也已进入耄耋之年了。”市民王鑫阳从市民中心办事出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安全过了马路,他望着对面广场上迎风飘扬的各色旗帜,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当天上午,金台区文明办在陈仓园市民中心广场举办了主题为“爱动起来,让志愿者成为引领新时代风尚的前行者”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当天,百余家单位的志愿者立足自身行业特点,现场摆放宣传板,开展志愿服务。政策咨询、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义诊服务、青少年权益维护……近百个服务项目免费向市民开放。
  如果此时有一架无人机从广场缓缓起飞,随着越来越高的镜头,就能看到各条街道、各个社区、各家单位和各所学校里人头攒动,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如同奔腾的洪流,怀着热情奔跑在条条大路;仔细去看,他们又像涓涓细流,在城市各个角落上演着温情一幕。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每一年的3月5日。但今年,学习雷锋、纪念雷锋的活动在我市尤其热烈,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人数尤其多。炎帝园广场上,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摆开了义诊服务台;美发志愿者一字排开为市民义务理发;公园外,几乎每个人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都站着文明引导员,协助市民安全快速文明地过马路;不远处,志愿者擦洗护栏,捡拾垃圾;社区里,志愿者上门为老人送饭,为他们打扫卫生;敬老院中,志愿者为老人带去文艺表演,陪他们聊天,抚慰老人寂寞的心……这一天,全市有5万多名“雷锋”在城市各个角落,用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让人们感受到爱。
  前几年,有人开玩笑地说,雷锋是“三月来了四月走”,意在讽刺一些人只在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中装一下样子,之后还是该冷漠的冷漠、该无视的无视。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一天,我们都能从新闻中或是日常生活中看到他人热情无私的一面,大到舍己救人,小到公交车上让座,无不体现着雷锋精神对人们的影响。雷锋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可是在年复一年的纪念活动影响下,他已经不仅仅是个出现在课本中的人物,更是成为一个不能遗忘的历史印记、一个不断散发着光芒的文化符号、一个不可磨灭的精神图腾。
  岗位上发扬雷锋的风格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曲历经半个世纪传唱不衰,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到哪里哪里亮”,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每一处平凡的岗位上都能绽放出夺目光彩。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劳动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雷锋不曾离开。
  2月27日,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王汝运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作为一名党员,王汝运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在各级焊工技能大赛中屡屡夺冠,并登上了全国焊工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他干一行爱一行,先后参建了总吨位超过50万吨、累计50万延长米的十几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参建工程累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20多项。多年来,他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了由一名学徒工向知识型工人的转身,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宝鸡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中铁宝桥钢结构车间电焊特级技师,还获得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全路火车头奖章”和“陕西省首席技师”“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和王汝运同是全国劳动模范的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巡线工周红亮也在多年工作中诠释着雷锋精神。他从参加工作以来,坚守秦岭20多年,每天在深山里穿梭,与线路铁塔为伍,呵护着秦岭电力线路的安全。有人统计过,周红亮爬过的山累计高度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正是因为这样的艰辛付出,20多年来,横跨秦岭、纵贯南北的宝成电气化铁路,没有发生过一次人为因素的停电。周红亮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陕西好人、国网工匠等多项全国和省、市荣誉。以他名字命名的“周红亮创新工作室”成立近5年,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
  毛主席曾经说过,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周红亮、王汝运只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的一大批劳动者发扬着雷锋“放到哪里哪里亮”的精神,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有了祖国不断繁荣强大的今天,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生活中学习雷锋的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光流逝,雷锋的生平和具体事迹在人们记忆中有了些许模糊,而越是如此,雷锋精神就越能深入人心,并且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可以说,雷锋精神和我们的精神文明是共同进步的。
  所以,学习雷锋,不是仅仅学习雷锋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是仅仅学习他的刻苦钻研、勤学好问,不是仅仅学习他的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而是要由内而外,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
  参加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的医生,为市民义诊一天,这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当他回到工作岗位后,认真治疗每一位病人,这也体现着雷锋精神;拒绝每一个红包、做好每一台手术、对他人一个真诚的微笑、对旁人一句温暖的祝福,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不浪费食物、将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箱、爱花而不采花、认真过好每一天……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雷锋精神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就算雷锋的墓碑总有一天被遗忘,雷锋也从不会离开我们,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承中理解雷锋的精神
  良好的传承确保了雷锋不会离开。多年来,除了始终不曾停止的学雷锋活动外,一代又一代人,将雷锋精神的火种不断传承下去,让下一代能够熟悉雷锋,学习雷锋,成为“雷锋”。
  3月5日这一天,我市各个幼儿园、小学纷纷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活动,他们或清理学校周围的垃圾,或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或走进周边社区的老人家中为其唱歌、跳舞、洗水果……
  也许现在这些孩子还懵懵懂懂,不知雷锋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学习和实践,让他们享受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懂得了在家人和师长之外还有一种爱值得铭记,雷锋精神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在一些青少年中,雷锋精神也已逐渐具体和清晰起来。这些00后享受到了时代进步带来的便利,精神文明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过去常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已经成为不需要挂在嘴边,人人都能遵守的公德。对于他们来说,雷锋精神已经不再是每年都需要强调一次的知识,而是镌刻在骨血中的精神基因。在这次采访中,许多学生志愿者就说,虽然他们并没有将雷锋挂在嘴上,但雷锋精神中体现出的,正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坚守的和期望的。人人都是“雷锋”,当然不必再提。
  有了这样的传承,雷锋怎么可能离开?
  (本版照片由石宝军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