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磊
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神经”,这根“神经”伸向民营企业的部分需要层层畅通。去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在我市,金融业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持力量,为民营企业发展出力献智,想方设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主动作为为民营企业添活力
去年,市融资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公开服务电话,抽调专人免费为政府项目、企业及工商户设计融资方案,进行政策指导把关,协调对接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市融资服务中心已为26户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共落实资金8000多万元。
陕西通家是我市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近年来企业受各种利好因素影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匹“黑马”。为加速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市融资服务中心主动作为,多次协调金融机构前往企业进行专题对接,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使企业生产经营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以生产防爆车、通信车为主的民营企业,且具备武器装备生产资质。公司主要负责人说,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机构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去年,企业获得了一项重要订单,但由于采购原材料资金紧张,于是向银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为不影响企业生产进度,银行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审批、贷款并及时发放到位,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
抵押及担保能力不足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市金融办联合税务、各金融部门召开“税信贷”业务推广工作会,以企业诚信纳税情况作为贷款主要依据,先后为我市209户小微企业发放了2.44亿元贷款,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发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将其融资担保费率设定为1.5%,为市场平均水平的40%左右。市金融办还协调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争取到位资金2.15亿元,并加快推进担保公司增资,提高融资担保能力,使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实现县域全覆盖。为解决企业“过桥资金”问题,市上还注册成立了首家市级小额信贷公司并已正式运营,公司主要开展应急转贷业务,现已累计为300多户企业解决转贷资金30多亿元。此外,我市还出台了《宝鸡市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安排首期1000万元作为基础资金,引导企业发展壮大;出台《宝鸡市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工作方案》,建立了一、二、三、四板梯次推进的100户企业后备库,通过政策辅导、融资协调、培训交流等方式,对广大民营企业发展予以有力支持。
多措并举让民营企业融资更便利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我市多家银行作为金融“急先锋”,担当起为民营企业消愁解忧的重任。银行机构改变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变“企业找银行”为“银行找企业”,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去年,宝鸡银保监分局组织辖区银行业积极开展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年”活动,他们以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为考核重点,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渠道,加强产品创新,持续有效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能力。此外,宝鸡银保监分局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引导银行业机构深耕网点建设,将网点和服务向县域、园区、社区下沉,提高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便利性,辖区各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了小微支行和社区支行26个。通过适度放宽辖区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积极争取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及时上报9家符合免税政策的银行机构,并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有效激发了银行业服务民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各方联动协作。工行宝鸡分行持续优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创新推出“经营快贷”贷款产品,客户无须提供担保或抵押物即可获得最高500万元、最长3年的信用贷款。只需线上自助操作,耗时1分钟资金便可到账;农行宝鸡分行紧扣涉农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了涵盖电商服务、信贷融资、日常结算等综合化服务方案,强力实施“惠农e通订单农业”创新试点;建行宝鸡分行通过积极探索,在宝鸡地区推出了“小微快贷”业务;中信银行宝鸡分行科学落实续贷政策,制定一企一策维护方案,做到无缝衔接,极大地减轻了民营企业资金压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民营企业出现融资难题,既要看到外部因素,也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一些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一些企业盲目铺摊子、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冲淡主业;一些企业信息透明度低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经济转型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坚持合规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金融“杠杆”。
我市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关注与支持,都有力支持了民营经济发展,使得我市民营企业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