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斜峪关村秦岭脚下的稻香村
本报记者




  祝嘉
  唐代大诗人李白,望着巍峨的秦岭感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史上的蜀道,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其中,开辟年代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褒斜道。褒斜道南起汉中留坝的褒谷,北至宝鸡眉县的斜谷,数千年间,成为中国中西部南北交通大动脉,为巴蜀地区和关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起到了重要作用。
  斜谷北口所在的村子,就是眉县横渠镇斜峪关村。虽然地处秦岭北麓,但斜峪关村更像是一个岭南村落,例如,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互相交流,都会说一种类似四川话的方言,他们称其为“乡亲话”。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斜峪关村一直种植水稻,村民每天三顿都吃米饭,这与关中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关中群众长期以面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这是怎样形成的?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斜峪关村一探究竟。
  种水稻起源于三国
  斜峪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满成介绍,2005年,斜峪关村与积谷寺村合并,更名为斜谷村;2018年,斜谷村又与石龙庙村合并,复名为斜峪关村。“无论斜峪关还是积谷寺,都与诸葛亮北伐有关,而当地种水稻、吃大米的习俗,也起源于三国时期。”尹满成说。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褒斜道翻越秦岭,经斜峪关进入关中,开始了对曹魏的第五次北伐。吸取了前四次北伐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命蜀军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营扎寨后,便着手垦荒屯田,
  以应对司马懿严防死守、拒不出
  兵的消耗战。蜀军将士多为四川
  人,吃饭喜米而不喜面,但关中
  地区自古盛产小麦,适合种植水
  稻的土地少之又少,如不能及时
  供应粮草,战斗力必将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消耗殆尽。
  一日,诸葛亮与亲随沿五
  丈原而下,前往东南方向查看
  地形,不知不觉间,走入一片
  荒凉之地。这时,一个路过的
  百姓告诉他们:“前面是一大
  片烂泥滩,阴森恐怖,别说人,
  就连野兽也不敢靠近。”众人
  听后,面露难色,犹豫不决,
  诸葛亮却来了兴致,挥挥手中
  的鹅毛扇,示意大家继续前
  进。不多久,果然,一片沼泽
  展现在他们面前。诸葛亮轻摇
  鹅毛扇,告诉众人:“这片地
  就是先帝馈赠我们的礼物,我
  们只要好好利用,定能解决三
  军粮草之急。”大家听后点头
  称是,不由佩服丞相的智慧与
  眼光。
  很快,蜀军将士在诸葛亮
  的指挥下,将这片荒滩垦为良
  田,插下了四川水稻的秧苗。然
  而,遗憾的是,还未等水稻成熟,
  诸葛亮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
  丈原,这次北伐也随着诸葛亮的
  病逝而告终。蜀军一些将士没有撤回四川,而永远留在了这片种植水稻的土地上,守望着瑟瑟秋风刮过的五丈原。他们的后代与当地百姓融合,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关中其他地区的独特村落,人们因其所处地形似簸箕,而称其为“箕谷”,后来,有僧人在这里建寺,化缘来的稻谷堆积成山,寺院便取名“积谷寺”。
  梁生宝在此买稻种
  斜峪关村的水稻自古有名,根据《眉县志》记载,当地稻田多为淹淤型黄泥田,加之山口风力较强、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水稻生长发育。所产的大米米粒较长、米质较硬,颜色洁白、清亮,蛋白质含量高,曾被定为贡米运送朝廷。
  史料记载,隋唐两朝,斜峪关的大米作为贡品运送皇室,朝廷在此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将大米由陆路转水路运至长安。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朝廷又开辟斜谷水道,方便漕运大米。当地还有传说,清末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途经陕西,眉县籍户部主事王步瀛调运家乡斜峪关的大米为其膳用。慈禧吃后大加赞赏,便将此地的大米定为贡米。正因为此,关中百姓纷纷以小麦、玉米、豆类来斜峪关换大米,还有的百姓直接用钱买大米或稻种。
  提到买稻种,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学语文课本里《梁生宝买稻种》这篇课文。文章中,梁生宝为互助组买稻种,乘坐潼关到宝鸡的列车,在宝鸡郭县车站下车。为了省钱,他不住旅馆,就睡在火车站,心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一些人曾猜测,郭县的“郭”字与虢镇的“虢”谐音,作者柳青或许是将虢镇化名为郭县,而当时虢镇一些地方确实种植水稻,所以推断梁生宝买稻种的地方是虢镇。
  其实不然。眉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李正身认为,小说中梁生宝买稻种的地方应该是眉县斜峪关村。他解释说:“一方面,斜峪关村是关中著名的水稻产区,关中地区的人都知道去斜峪关村买稻种,柳青笔下的郭县车站,其实就是距离斜峪关村最近的眉县车站。另一方面,小说里描述的郭县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上世纪50年代的眉县人非常相似,这更印证了梁生宝买稻种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正是斜峪关村。”网友“不弃寒枝”也表示,眉县火车站位于渭河北岸,白天能听到水声,晚上听得更清楚,车站外有渡口,渡船白天开行晚上不开,这些事实与小说中的描述都相符,加之眉县斜峪关村的大米远近闻名,所以,梁生宝应该是去眉县斜峪关村买稻种。
  稻秧歌重新被传唱
  在斜峪关村,曾流传着一种特殊的歌舞形式,源于当地农民的劳动场面。农历六月中下旬,农民纷纷下田插秧,所有工序都需低头弯腰进行,只有除草时才能抬起头、直起腰,以一个长杆做支撑,用脚抹平水下的杂草,俗称“抹秧子”。而农民也借此机会稍作休息,与周围同样劳动的人互唱歌曲,放松心情,缓解疲劳。
  歌唱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人领唱,众人和唱,一种是两人或两拨人对唱,还有一种是众人齐唱。歌曲有若干种固定的曲调,类似古代的曲牌,而歌词则为即兴发挥,劳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皆可入词。久而久之,这种即兴而唱的歌曲配以“抹秧子”的动作,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歌舞形式——稻秧歌。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斜峪关村一直种植水稻,稻秧歌也在村里广泛流传。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稻田逐渐消失,农民改种其他作物,稻秧歌也慢慢被人们遗忘。如今,全村会唱会跳稻秧歌的还有十余人,其中大部分人仅记得几句歌词、几个动作,能完整唱跳的只有今年85岁的何玉志一人。
  就在斜峪关村稻秧歌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该村退休教师魏建忠四处奔走,在村里搜集各种稻秧歌的资料,不遗余力地抢救和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他说:“稻秧歌承载着斜峪关人勤劳、善良、乐观、勇敢、拼搏、奋进的精神。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落后的生产方式要舍弃,落后的生活方式也要舍弃,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舍弃我们的精神财富。”目前,魏建忠已整理出《搬石头》《过黄河》《鸭子拌嘴》三首曲子,并填上自己创作的赞美家乡的歌词,再配上县里文化专干根据“抹秧子”改编的舞蹈动作,教给齐镇联合小学三个年级200余名学生。
  魏建忠曾经担心,连成年人都不闻不问的稻秧歌,会不会同样不受小孩子欢迎?令他惊喜的是,学生们第一眼看到稻秧歌,便不约而同地模仿起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更令他欣慰的是,几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连贯地表演,有的学生还尝试填词,丰富了稻秧歌的内容。古老的稻秧歌终于重新被传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