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绳结是这样解开的
——我市“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实效探析

  本报记者孙海涛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城市的“抱负”。宝鸡,这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当下的“抱负”在哪里?在“四城”建设,即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城市。
  工业、农业、旅游业……时下的宝鸡,“三百六十行”正在这里飞速发展。中铁宝桥生产的高铁道岔,让中国高铁创造了“硬币不倒”的奇迹;宝钛集团的4500米深潜器载人球壳,打破了欧美对深海探索的技术垄断;国内市场上的猕猴桃,每四颗就有一颗属于“宝鸡产”;开放的宝鸡,去年接待八方来客首破“亿人”大关……每一个行业,都如同一条丝绳,在经纬纵横之间,共同织就出宝鸡发展的蓝图。
  蓝图发展怕症结,丝绳延展怕绳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六个稳”工作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宝鸡发展行稳致远?关键在于以大气魄、大动作、大智慧去梳理和解开一个个发展中的“绳结”。从2018年11月下旬开始,随着市委、市政府专项部署会议的召开,一场自上而下的“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在全市全面展开。
  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强调,这项活动是宝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晰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随后的一个多月中,我市32名市级领导分别带领调研组,奔赴全市32项重点产业、经济组织开展工作。市委副书记尹清辽先后三次召集市委办、市委政研室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推进活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市委巡察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聚焦活动关键环节强化巡察督查,推动了该项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如何优化?智能制造业如何吸引高端人才?高效设施农业如何克服品种单一弊病?……宝鸡发展中的一个个“绳结”被精准找到,一些难题迎刃而解,让宝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蓝图更加壮阔。
  点与线面对面找准“绳结”
  宝鸡之美,美在山水,美在人文,美在飞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摸清各个行业的发展“底子”,找准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此次活动的核心。
  此次活动的鲜明特点之一,正是极具“广度”的覆盖范围。牵头市领导在一个个“点位”上深入调研,最终“连点成线”,找准了行业发展的一个个“绳结”。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份极具“广度”的调研“清单”:
  此次“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共涉及全市30个产业和6个社会民生保障行业。其中,制造业涉及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制造、医药制造、石油装备、酒产业、机床工具、电力装备、电子信息、纺织业、煤化工、新材料12个产业;文化旅游业涉及文化、旅游、体育、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周秦文化5个产业;农业产业涉及高效无公害设施农业、蜂产业、苹果产业、羊乳产业、猕猴桃产业5个产业;金融保险业涉及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2个产业;新能源业涉及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煤化工产业2个产业;垃圾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1个产业;现代服务业涉及对外贸易、餐饮业、酒店业3个产业;社会民生保障涉及市场中介组织、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发展、民办教育和民办医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6个行业。
  可以说,这些行业都是宝鸡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经纬线”,找到其中“绳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找到其中的“绳结”呢?
  “元旦刚过,徐副省长就来到我们公司调研了”,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军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现场察看了道岔组装车间和机械车间生产情况,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询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这些问题可谓“问到我们心坎里了!”
  实际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徐启方对我市多家轨道交通企业进行了详细实地走访,并带队远赴湖南株洲市考察轨道交通产业,随后牵头撰写了《宝鸡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徐启方认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具有价值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具备交通区位、产业布局、技术储备、产品竞争等四大优势,但同时也中肯地指出,该产业存在“规划缺失”“配套不足”“场地和铁路线资源不足”等诸多瓶颈,对于这些问题,徐启方从项目、产业、园区、政策、资本5个层面提出了15条建议。
  连点成线式的实地调研,让“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名副其实。据统计。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各个调研工作组走访企业和基层单位526户。可以说,这次“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是在我市多年来开展的调研工作中,规模最大、涉及层面最广的一次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中,32个调研工作组牵头领导与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注意抓焦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情况,找准了我市发展中的一处处隐性“绳结”,并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思与行实打实梳理“绳结”
  思路决定行动,继而决定出路,通过“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各个调研组和相关部门不但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绳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反思,更结合当前乃至今后的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产业发展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明晰了突破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和主攻方向。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我市最主要的工业支柱。该产业目前已聚集了陕汽、吉利、陕西通家、银河消防、吉利沃尔沃发动机等300多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研发、制造、销售、租赁、物流等要素聚集的完整产业链。那么,这条产业链的短板在哪里?如何在未来迸发出更强劲的生产力呢?
  市长惠进才在“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中,先后来到陕汽全系列商用车基地项目、汉德车桥新能源车桥基地项目、通家汽车新能源试制试验中心项目等建设现场进行实地察看和走访,并通过专题研究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参加车企商务大会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随后他在牵头撰写的《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同样存在“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全”“营商环境不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对此,他提出今后我市汽车产业发展要以打造“丝路汽车名城”为目标,依托高新区、蔡家坡加快建设整车制造基地、零部件制造基地、整车及零部件检测基地、汽车生产性服务基地、汽车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一城两区五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他还提出“做大整车生产基地”“做强零部件配套基地”“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人才育成引进机制”5条针对性对策建议。
  正是在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制造、医药制造、石油装备、羊乳产业、猕猴桃产业等诸多行业的“绳结”才集中体现在了34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中。
  市政协主席白升安牵头撰写了《关于我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他认为,制约我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因素是技术创新有瓶颈、产业集中度低、融资难度大等问题。他建议下一步要在增强产业推动力、增强技术支撑力、提高环境保障力等方面发力。
  市委副书记尹清辽牵头撰写的《宝鸡市智能制造产业调研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市打造西部工业强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势在必行,但“产业发展布局层次不足”“产业发展与金融手段结合不足”“高端专业人才短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等问题广泛存在,并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等5条建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景耀平牵头撰写了《宝鸡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他认为宝鸡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亟须解决人才、融资、企业配套、产品结构等4个方面共性问题,以及具体企业在土地、下游配套、危废处理、企业税负等4个个性问题。他提出建设“三个基地”的产业发展方向,并从培育企业、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宁岗牵头撰写了机床工具和电力装备2篇调研报告。他认为,我市机床工具产业存在转型升级、融资、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困难,提出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发展思路;全市电力装备存在着产业规模小、配套能力差、盈利水平低3个突出问题,提出了编制宝鸡市电力装备产业规划和发展意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等具体建议。
  ……
  34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共梳理汇总6个方面189个具体问题。可以说,找出的每一条“绳结”,提出的每一条针对性建议,都凝结着汗水、智慧和大局观,可谓站在“秦岭之巅”观大势,跳出“城墙思维”看发展。
  虚与实心连心破解“绳结”
  一次次“零距离”接触的调研,一份份“接地气”的报告,一个个“靶向性”极强的具体建议……“务虚”换来的“心连心”实实在在破解了一个个行业中客观存在的“绳结”。正是因为各个调研组在“解剖麻雀”中发现了问题,转变了思路,此次活动中现场解决的各类问题高达55个。
  宝鸡中车时代公司,年产台车超过800台,但受制于场地资源不足等问题,产能如同被戴上了“金箍”。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和市长惠进才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带领市工信、发改、交通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金台区政府主要领导,赴中车株洲所进行对接座谈。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今年中车株洲所将分2次向宝鸡中车时代注资6亿元,通过租用或投资入股形式,整合中铁宝工221亩土地,在宝鸡阳平铁路物流园区规划选址,规划建设百亿轨道交通产业园。同时,中车株洲所还将与陕西通家合作生产电动商用车。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富君在调研中发现,有蔬菜合作社反映我市部分区域蔬菜种植品种单一、效益不高。富君立即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果菜局领导研判,安排市果菜局积极与国内知名蔬菜种苗企业山西绿之港蔬菜种植公司联系,引进试种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新优品种,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提升质量效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海芹在带队调研全市苹果产业中,针对县区反映的苹果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果菜局加强与中省有关业务部门衔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经过衔接,共为我市争取落实2018年和2019年中央农业发展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果业项目、2019年省级果业发展项目资金共2260万元。
  市政协副主席李兴安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专门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宝鸡中心支行和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代表,就我市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座谈交流。小额贷款公司代表打消了疑虑,表示愿意早日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降低企业运营存在的风险。
  市政协副主席和惠敏在对全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中,了解到部分猕猴桃合作社存在收购资金短缺,猕猴桃贮藏量不足的情况后,及时与省上联系,争取省级果业专项资金100万元,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渭北猕猴桃试验站建设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宝鸡的“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真正部署出了宽度和力度,落实出了强度和温度,不但发现了真问题、找到了真办法,解开了一个又一个宝鸡发展中存在的“绳结”,更让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赢得了民心,凝聚了民意。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已就如何深化该项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将分类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工作汇报,逐产业提出突破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举措,列出问题清单、谋划项目清单、招商引资清单、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清单,建立“清单化”推进长效机制,切实把此项活动成效体现到谋项目、强产业、促发展上来,为我市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我们相信,宝鸡的“三百六十行”将在“大调研、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后,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产力,一个“不一样”的新宝鸡正呼之欲出,犹如这里的大美山水一样,让人充满期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