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宝鸡原创歌曲大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市发现西周伯侯级贵族墓葬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市发现西周伯侯级贵族墓葬
出土南方瓷瓿、北方金箔证明当时宝鸡文化交流频繁
M4里的随葬品
瓷瓿
金箔
车马器
旭光墓地出土的精美青铜器
本报讯1月25日,记者从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18宝鸡市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考古研究所在我市高新区马营镇旭光村抢救性发掘8座古墓葬,专家初步判断为西周伯侯级贵族公共墓地和战国秦人墓地;在出土的211件(组)文物中,有南北方典型特征文物,证实宝鸡当时与各地文化交流频繁。
此次共发掘西周墓葬5座,战国墓葬3座。其中,5座西周墓葬属于中型墓葬,一椁一棺;3座战国墓葬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均为屈肢葬,是典型秦人葬俗。8座古墓葬共出土各类文物211件(组):原始瓷器1件,陶器15件,青铜礼器10件(其中有铭文4件),青铜车马器138件,玉器27件,玛瑙串饰5件(组),杂器15件(组)。其中,有目前陕西发现最早且最完整的一件原始瓷瓿(bù),此类器物可能来自南方地区;同时出土金箔饰,金制品多见于北方草原地区,关中西周墓葬中极为罕见。专家认为,这样的器物同时出现,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宝鸡已经是南北文化频繁交流的节点。
通过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铜器铭文的研究,考古工作者认为西周墓墓主身份属姬姓贵族,相当于伯侯一级。市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此次考古发现对研究西周、战国时期宝鸡一带与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及西周时期地方组织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进一步证明宝鸡地区的文化、商贸交流,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又讯1月25日,市文物局公布2018年我市考古工作成果,全年共发掘古墓葬78座、祭祀坑57座、陶窑6座、建筑基址1座,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血池祭祀遗址荣获中国田野考古最高奖——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取得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团体资质。
本报记者陈亮王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