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参与让治疗方案更精准 顺利通过“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单位”认证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规范诊疗启动心衰中心建设
“喂,这里是金陵桥西公交站,有一名路人胸痛,需要你们的帮助!”2018年4月25日上午8时09分,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到一个求救电话,医院120人员迅速出动,3分钟后到达病发现场。医护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急诊科后,行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当班医生立即给予紧急治疗,并第一时间请求心内一科医生会诊,发现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病情极其严重,死亡风险极高。医生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后行冠脉造影术,并于术中植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在IABP支持和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积极升压、纠正心功能不全,使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术后第6日撤除IABP,出院时患者无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患者家属难掩感恩之情,拉着主治医生的手不断道谢:“如果没有你们,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患者的恢复和家属的欣喜就是心衰中心创建的“初心”和“动力之源”。“规范的治疗流程,对于心衰病人而言,能极大地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因此,建设心衰中心迫在眉睫,意义巨大。”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白志生,是该院心衰中心创建的“发起人”。他告诉笔者,通俗地说,心衰是很多心血管病的“结局”,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风险一直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高发,未来,医生还将面对更庞大的心衰患者群。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心血管疾病救治的引领作用,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4月开始筹建国家级心衰中心,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第三批次心衰中心建设单位认证。
多学科参与治疗方案更精准
近年来,由于心衰患者发病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心衰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
“这个战场的医务人员不能等到最后才出动,而是需要大家配合、协同作战。”白志生解释道,“抗心衰”是一个整体化的过程,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控(比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到中期诊疗(比如冠心病救治),再到晚期干预(心衰的诊治),是一个多方位、多维度的合作,医院要建立起的,也应该是一个更全面、更完善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统一战线。
创建心衰中心,就能让患者享受精准、专业的心衰诊疗服务。日前,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3小时内反复胸闷、气短、出汗,不能平卧休息,入急诊后医护人员迅速给予生命支持、紧急救助,检查提示:该患者急性心梗、心衰、呼衰,入院后多项指标显著增高,心梗急性期发生心脏、肺、肝、肾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情危重。白志生一边指导抢救,一边联系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讨论制定最佳诊疗方案。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待出院时该患者的肝肾功能、心功能、肺功能等指标均较入院明显好转,临床症状缓解,病情趋于稳定。
“这得益于多学科的参与。”白志生表示,自心衰中心创建以来,市人民医院组建了多学科管理团队,建立了专业的心衰队伍,以心内科为主要牵头科室,协调护理部、事业发展部、急诊科、心外科、ICU、肾内科、内分泌科、全科、药剂科、营养科、心理咨询门诊、康复科、心电图室、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部门,形成合作团队,为每一位心衰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建立了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制定并严格遵守标准的诊疗流程,并结合医院自身和宝鸡地区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一套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模式,构建以健康档案管理、患者家庭自我管理、随访管理、区域协同管理及基层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心衰患者管理体系。目前,已在基层医院和患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不断造福于区域人民,服务于广大心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