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廉政广角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综合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今日高新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专题
标题导航
|
五百余农民变身上班族
靠丹参种出好日子
婆媳进厂当工人
黑产业让咱尝甜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金台区硖石镇董家村62户贫困户——
黑产业让咱尝甜头
贫困户喜领分红
本报讯近日,金台区硖石镇董家村村委会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村里的合作社在给62户贫困户发“红包”。
董家村由于地处山区,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当地传统农业,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共396户,其中贫困户62户。该村第一书记李季告诉记者,董家村在实行农村“三变”以来,及时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以当地传统黑猪和黑蜂养殖为主,村“两委”利用各级扶贫资金牵头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并无条件吸纳了全村62户贫困户。目前合作社集中养殖黑猪109头、黑蜂300箱,贫困户散养黑猪100头。到了年底,合作社集中为贫困户分红,黑猪养殖每户分300元,黑蜂养殖每户分500元,6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都能领到800元。
在当天的分红现场,贫困户林宝新接过村干部递来的800元高兴地说:“扶贫政策就是好,我家既没出钱也没出力,到了年底还能领‘红包’。”林宝新的父母都是残疾人,他本人又没什么手艺,一家人全靠弟弟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在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林宝新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一年能收入2400元,村上又给他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公益性岗位,一年还有3600元的收入,再加上合作社的800元分红,这让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
本报记者邓亚金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