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防范意识不能放松
张敏涛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见不鲜,发案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一大“毒瘤”。为此,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骗术,公安机关在防范手段上也需推陈出新,同时市民的防范意识不能放松。
  公安机关在防范手段上,要用新技术对付新骗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简单的电话诈骗到隐匿性较强的网络诈骗,不法分子可谓无孔不入。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骗术,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信息技术,加快反诈骗技术的现代化建设,用新技术铺设反电信诈骗天网。同时,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建立和完善电信诈骗防范机制,进一步挤压电信诈骗分子的生存空间。
  市民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断增强识别新骗术的能力。市民对电信诈骗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前些年的“中大奖”“猜猜我是谁”等过时的套路上,应主动了解电信诈骗的新手段,在平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接到陌生电话时多想一会儿,填写个人信息时多看一会儿,遇到对方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基层社区和村组,也要把防范电信诈骗作为日常宣传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骗警示教育,给群众普及一些发案率较高的典型诈骗案例、特征及避免上当受骗的技巧,让更多的人了解防骗知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