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跑出工业发展加速度
——2018年我市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亮点回眸

    市民参观智能制造的机械手臂

    市民观看智能机器人表演

    高新区陆港汽车配套产业园生产车间

    陕汽重卡生产线

    陕西通家“电牛一号”电动车下线

  本报记者王怀宇
  有一件事情,至今被宝鸡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今年4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仔细查看了宝钛集团设计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Tc4载人球壳,并与项目组组长亲切握手,总书记笑容满面地说:“宝钛不错!我知道。”
  2018年,对于宝鸡工业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的战略目标。这是全市人民的渴望,更是全市上下勇往直前的动力。宝鸡人全力实现着“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梦想。
  这一年,宝鸡工业强市的行动指针,一直停留在“做大做强存量、做新做优增量,努力提升工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上,宝鸡人顺着指针奋力前行,脚步铿锵有力。
  多项第一彰显实力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宝鸡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存量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宝鸡推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更是宝鸡追赶超越的核心动力。”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说。
  2018年元旦刚过不久,从北京传来的一则消息令宝鸡人兴奋不已:中铁宝桥集团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一项分量很重的国家级奖项,给宝鸡工业桂冠又增添了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中铁宝桥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之路,率先研制出我国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和350公里高速道岔,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目前,产品已先后应用于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主要干线,不但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也是我国最大的铁路道岔出口商,为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打造“中国名片”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中国“海洋地质十号”船的活动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该船的重要装备之一——国内首套全液压钻探系统,是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并帮助其顺利完成首次钻探取样作业。
  前几天,又有好消息传来:烽火集团、法士特集团双双荣获全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此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界的“奥斯卡”,代表了中国工业发展最高水平。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市长惠进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等一系列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的举措。
  走进宝鸡吉利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车间、低噪声生产环境、163台焊装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和板料自动检测……每隔90秒就有一辆吉利博越SUV完成组装下线,比去年又提高了30秒。这里的生产管控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谱写了宝鸡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来,保证技术创新领先是宝钛集团最重要的任务,企业除了每年投入5%的生产性收入到科研方面外,还以自有资金和上市融资不断更新生产装备,提升整体工艺技术。从海绵钛的提炼,到钛材的熔炼,再到加工、锻造成各种材料,做成航空、舰船、民用化工大型装备,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链。今年,宝钛集团顺利完成了百米长、超万吨的大型石化设备,承接了国内单套最大PTA项目设备合同,被确定为全国“钛锆及其合金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并荣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称号。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注重科技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扬帆远航。宝鸡机床集团每年开发新品都在10种以上,申报国家、省市重点开发项目15项以上。今年,宝鸡机床与华中数控联合研发的两台新一代全智能机床概念机,精彩亮相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被业界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床”。  
  校地合作再迈大步
  如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今年我市坚持把创新驱动放在加快发展的首要位置,“走出去”“请进来”。目前已成立了10个市级院士工作站和4个专家工作站,引进了包括卢秉恒、周邦新、蒋庄德等1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9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专家。又先后建成了1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或分中心,与近百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校地紧密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宝鸡最能体现成效的是工业企业。我市有一批企业已经因此扩容增量,发展壮大。宝光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研发的“126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长岭纺电公司与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通过技术合作研发的3个型号的新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目前全市企业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640件,实现转化1100件。
  据统计,今年,我市又有46户工业企业自主研发的131个新产品列入了陕西省新产品开发计划,其中: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1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04项,填补省内空白的4项。宝鸡制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正在阔步向装备制造业名城迈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