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餐桌上的“箸”
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青铜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藏的宋代青釉瓷盘
精美的瓷器,受到了游人的关注。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陶盘和陶勺
本报记者王星
小木棍里的大智慧筷子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这首诗出自于唐代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讲的是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诗中提到了一种古老的餐具——箸,就是今人用的筷子。
筷子,可以说是古人的一项伟大发明,他们用两根木头便解决了送餐入口问题。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古人以箸进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当然由于史料有限,三千多年的历史仅为保守估计,至今关于箸的起源的说法,都是根据专家的推证和旁证得出的。简单地说,筷箸文化源远流长。
筷子两头一圆一方,这正是源于“天圆地方”的说法。在考古发现中,中国最早的箸,出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讲的是商纣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
筷子有很多种名称,商时期称为“箸”,先秦时期称为“梜”,隋唐时期称为“箸”或“筯”,宋元明清皆称“箸”,从明代开始,由于“箸”与“住”谐音,故改“箸”为“筷儿”。
最开始,筷子的作用是在汤类食物里捞菜用的,正如《礼记·曲礼》载:“羹之有菜者用梜。”早期的筷箸,类似于木棍,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材质,以漆涂之,甚为精美。隋唐时期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银箸是隋代的,由于铜氧化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生锈,影响进餐效果,于是铁箸铜箸渐渐被银箸所替代,这是银箸出现的原因之一。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古人的食具中就已经有了刀与叉;后来到了唐代,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高峰,箸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向发展,这也应了《墨子》中的一句话:“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这一时期出土的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这时,我们的古人发现,筷子才是最理想的餐具,就慢慢淘汰了刀叉。
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多年演变史。小小的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也承载了无数国人的记忆和情感。
造型精致的食用器勺子
这个餐具的名字很多样,南方人叫它“调羹”,北方称之“勺子”或是“汤匙”。
勺,在古代称为匕或匙。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发明了勺子。由于古代社会属于农耕文明,当时人们主要的食物是水稻和粟。古人将这些谷物煮成粥来食用,这种半流质的食物不能用手抓,他们用有凹槽的骨片和贝类的壳,作为食用器,勺子也就被“发明”。
考古工作者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非金属的勺子,而且出土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些勺子大多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形状常见的有匕形和勺形两种。匕形勺为扁平长条形,勺形的窄柄有平勺,后者制作较为讲究。两种勺的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很多餐勺在柄端都穿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
到了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冶铜技术出现后,出现了铜勺。在西周时期,一种呈尖叶状的青铜勺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勺子的特点是,勺头呈尖叶状,柄部扁平且较宽大,有的柄上或勺上铸有几何形图案,或者铸有铭文。它们的规格也比较大,长度多在25厘米上下,有的则长达30厘米。
1976年在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中,出土了两件勺形青铜器,它们的年代在同类勺子中是比较早的。这两件勺柄尾有几何形纹饰,在勺体上还铸有所有者的名字,有铭文自名为“匕”,全长32.5厘米。据专家分析,“匕”就是这种勺子的古代名,有很高的观赏性及研究价值。
“匕”是勺子在古代中国的通名,秦汉以后的文献中,勺子仍以匕为通称。汉代起称匕为匙,《说文》云:“匙,匕也”。随着青铜制品的出现,青铜勺子开始走进人们的饮食生活。不过骨制的勺子并没有消亡,只是没有原来那么普遍了。战国时期,勺子还有了漆木材料,造型也是窄柄舌形勺的样式,表面多绘有精美的纹饰。到了辽宋金元时期,勺子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铜质的、铁质的、银质的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餐饮文化的发展,勺子也变得多种多样,满足了人们的餐食需求。
碗用手端持的“吉祥物”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句名诗出自唐代“诗仙”李白所著的《客中行》,今且不论兰陵美酒的醇香,先看看此中的“美器”——玉碗。
碗的历史悠久,自从有了人类的文明史就有了它的身影。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碗可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瓷碗,古代瓷碗的产生已是很晚的事情了,严格地说,直到东汉晚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碗。
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质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为方形。
碗的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因为它体积比锅小,可用手端持,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最初可能是放在地上挖出的坑内。
陕西人性格豪爽,吃面离不了“大老碗”,其实,“碗”取谐音“挽”字,意为挽留之意,也有吉祥、团圆的寓意。从古至今,碗的材质多样,如陶、瓷、金、银、玉等。
在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三件侈口秘色瓷碗,该器形相同,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其中一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
细细观赏,碗底外壁上的仕女发髻高耸,脸形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富态,穿着大袖纱罗衫,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盛世大唐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手法上采用游丝细线勾勒,均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仕女所穿绫罗绸缎的飘逸风致和细腻柔软的质感。
盘从水器到食器的“转身”
在古人的“美器”中,少不了盘。盘,是指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中,就有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商周时期,盘为盛水器,商朝时期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则多为盘、匜相配,到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亦被“洗”替代。
宝鸡地区出土的著名青铜盘有逨盘、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它们每一件都是举世无双的珍宝,是商周时期贵族宴飨时使用的器具。那时,宴前饭后都要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也就是年长的侍者持匜向贵族手上浇水,年幼的侍者端着盘在下面承接弃水。
可以说,商代盘都是敞口、圈足、无耳,变化仅在口缘及圈足上。西周时期特别是西周中期,盘的形制变化较大,盘腹变浅,一般都增设双耳,有的还有鋬手,有的在圈足下另加附足,以增加盘的高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盘,流传和出土的数量较多,大体春秋早期与西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