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质量专刊
第06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07版:城管之窗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追赶超越正能量
转变作风提高扶贫能力
发生农机事故这样办
建立管护清单 管理精准专业
公告
院士助力宝鸡医疗水平提升
歌舞庆盛会 西府迎宾朋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建立管护清单 管理精准专业
我市出台『1+7方案』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
本报讯 农村幸福院、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得越来越好,但怎样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日前,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我市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及7个具体管理办法(简称1+7方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
近年来,我市在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将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农村通村公路、公厕、幸福院、卫生室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环境,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管不好的问题。今年,我市将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抓手之一。针对农村通村公路、小型水利、公厕、幸福院、卫生室、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7类设施,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村为主产权明晰的管护清单,以贫困群众为主的管护队伍,以财政补助为主的投入机制,弄清了管理底数,明确了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等,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精准化、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如今,走在乡间的通村公路上,经常能看到保洁人员在清扫道路;在幸福院里,老人们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饭菜;在农村卫生室里,有专职医生坐诊,保证村民小病不出村……截至目前,我市已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资金4600余万元,有600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管护工作并领取工资,取得了基础设施运行良好、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效果。
本报记者 胡红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