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怀大志追求进步思想
1873年,王诚斋生于扶风县段家镇银窦村。父亲虽然是个贡生,但是他们家过得并不富裕,王诚斋从小便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白天王诚斋要去田里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在家看书学习。青年时期,王诚斋曾受业于关中著名学者刘古愚门下,与于右任、焦易堂、冯孝伯、茹欲立等人是同窗好友。
1905年,已经32岁的王诚斋作为拔贡到北京参加殿试。但他在这里看到清政府的种种腐败后,决心用革命方法改造旧中国,后经临潼的曹印侯介绍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但是不久,他被捕入狱。王诚斋在狱中从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怎样,会不会有危险。因为在狱中不能阅读进步书籍,他就趁着这个机会通读了中医内外科,利用所学知识给囚犯和狱卒看病,这让看守监狱的狱卒都对他另眼相看,给了他很多便利。加上执事之人同情革命,暗中为其开脱,而王诚斋为人又很机警,借名册上登记的姓名与自己名字不相符,为自己辩解,于是,他被释放了。
出狱后不久,各地革命势力纷起,地方官都组织武力以自保,王诚斋就利用这个名义组织革命武装,成立百余人的“猎虎队”,其中骨干都是有胆识、武艺精湛而又有思想的人。这些人不仅个个骁勇,以一当百,而且与王诚斋有同乡之谊,又敬佩他的为人,所以都愿意誓死跟随。
建立武装投身陕西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22日西安光复。王诚斋当即在扶风举义响应,然后向东联合武功的焦易堂,西援凤翔革命。
凤翔光复后,清兵又来犯。当地文人李逢春倡言,凤翔乃军事重地,万一有失,敌人将从这里长驱直入,西安可能不保,必须派重兵把守。于是凤翔派了代表去省城要兵,军政府议决以副统领万炳南率2500人镇守,又调曹印侯新组建的敢死军前去增援,曹印侯率领部下赶到扶风与王诚斋会合。王诚斋以“猎虎队”为基本队伍,临时在扶风募集新兵,曹率敢死军和这些新招募的共3000人向西开拔,王诚斋在扶风筹办粮饷,兼程赶往凤翔。
当敢死军到达时,凤翔城内已处于硝烟战火中,清政府命甘军副将崔正午率精锐西下,陕甘提督张行志率壮凯军南下,两面夹击凤翔城,不仅如此,光凤翔城下的清军步兵营就有16个,人数达一万多。这些士兵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快枪怒马,剽悍迅疾。此时,城中守军只有2000余人,毛瑟枪只有300多杆,弹药不足。敢死军大部分都是爱国志士,所用武器都是大刀、长矛或长柄刀,即便如此,这支军队在曹印侯与王诚斋的带领下,个个不畏生死。到凤翔后不久,曹印侯便因病卧床,于是所有事情都由王诚斋负责。
王诚斋治军严明,敢死军自始至终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因为敢死军缺枪炮,只适合肉搏战,不能远攻,所以王诚斋就命他们突击、伏击,出敌不意,迅即临战,敢死军冲入清军阵营,大刀、长矛轮番上阵,杀死清军数百人,并缴获枪支、弹药、骆驼等战利品,凤翔得以转危为安。
1912年,王诚斋受命为延安宜川县县长,这里地瘠民贫。他一上任,就察访民情,开仓赈灾。为了杜绝弊端,王诚斋亲自监督赈灾粮的发放。宜川县里有两个恶绅,他们胡作非为、鱼肉百姓,因其势力庞大,历任县长不但不敢动他们,还要拉拢巴结。王诚斋到任后,这些人依旧怙恶不悛,对抗新政的实施,于是王诚斋下令将他们一举铲除。在任期间,王诚斋兴办教育,设立宜川小学,亲课农桑,深受百姓爱戴。
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在中国重新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得知这一消息后,王诚斋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里,与同是革命党人的王伯明、魏象枢等人密谋反袁护法。他们遵老师刘古愚之命,在扶风县城内创办钱庄,用收入来培养学生,并以钱庄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1914年,白朗起义军从河南入陕,袁世凯以追剿为名,命手下陆建章率陆军第七师入陕。陆建章心狠手辣,外号“屠伯”,消灭白朗余部后,陆建章留任陕西督军。在此期间,他大肆搜刮民财、任人唯亲,同时还下令大肆捕杀革命党人。
1916年2月,王诚斋在钱庄被陆建章派来的骑兵队抓捕后,关入西安监狱,在狱中恰逢监狱长喜爱古典文学,经常和王诚斋探讨,加上革命党人王伯明等人的多方营救,王诚斋一直在监狱中平安度过。后来,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夜袭陆建章的儿子陆成武的防地,将陆成武捉为人质,陆建章被迫退出陕西。王诚斋终于出狱。
刚正廉明为百姓谋福利
护法运动后,王诚斋受命主持扶风县事,民初仍沿袭清制,地方官不能到本籍任职,因为王诚斋刚正廉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他被推荐回扶风主持县政。在任期间,他干了四件大事。
当时扶风的户籍田粮制度很混乱。按照旧制催缴田粮是世袭差事,父死子继,即便是孩子年幼不能胜任也要干,常有十四五岁的孩子就为官府催缴田赋。其次田粮的征收不按照区域划分,只按照户口花名,如绛帐镇的粮款由午井镇的里长催缴,因此屡出差误。特别是土地买卖典当,甚至有父亲已经卖掉土地,其儿子还要纳粮的,加上粮款项目繁多,土地等级不一,衙门胥吏从中作弊,百姓苦不堪言。为了铲除这一积弊,王诚斋召集全县年长有德望的老人及熟悉田亩者,开会讨论,拟定办法;经过半年多时间,将全县户籍田赋作了一次合理调整,并划全县为二十四里,里有长,各里田亩依其优劣定等评级,按等级每亩应缴田赋若干,自此多年来的田赋混乱现象终结,百姓欢天喜地,有口皆碑,到处传颂。
当时烟毒泛滥,士农工商吸食者比比皆是,为此倾家荡产的人越来越多。吸食者多了,种植的人也不断增多,最后使得种鸦片的土地多于种粮食的土地。王诚斋三令五申,晓谕百姓,严禁种植和吸食鸦片,种植、吸食者锐减。
王诚斋还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清末,扶风县教育落后,农村私塾寥寥无几,贫苦子弟无法就读,加之所学内容多为《四书》《五经》之类,艰涩难懂。对此,他大力倡办学校,并大胆改变课程设置,使之学而有用。
同时,他提倡妇女放足,从自己家做起。他让两个已缠足的女儿放足,另两个小女不再缠足,一时传为佳话;然后在扶风设立了天足会,专门教育和劝导父母不要给女孩子缠足,逐步改变了缠足陋习。
他整顿扶风县后,又奉命执掌彬县。当时彬县有一霸吴柏梁,此人伙同豪绅,勾结土匪,把持乡里,历任县长都要仰承其鼻息。彬县本来就地瘠民贫,加上土匪抢劫,豪绅盘剥,民不聊生。王诚斋上任后,决心为民除害。他以宴请吴柏梁为首的几个豪绅议事为名,于县衙中伏兵将这些人全部杀死,将首级悬挂于城门,并布告其罪状。其手下匪众闻讯后赶来攻城,王诚斋早有准备,“猎虎队”登城防御,奋勇出击,匪众溃散,彬县人心大快。
相约护法为靖国军筹饷
护法之役,陈树藩与革命党人合作,取代了陆建章的位置,成为陕西督军。但陈树藩转身投靠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的门下,露出本来面目。他扩充部队,预征田赋,加重陕西人民负担,又以出卖全省棉业及铜园制造权为条件,私向日本太仓银行借款;更是下令农民种烟,勒索大宗烟款,致使烟毒泛滥,盗匪遍地。
至此,陈树藩从革命阵营中的投机盗权分子转变为公开的背叛者,成为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在陕西的一只恶犬。西安方面派人与孙中山联系反段倒陈,并带回指示。此后陕西革命党人发动了大规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王诚斋与学生董振五及其同僚邓宝珊、张义安等商议,发动了三原起义。
王诚斋到三原,找董振五、张义安等人,密谋说服陈树藩手下胡景翼率部起义。王诚斋到军中后,局势已经变了。陈树藩派其亲信曾继贤、严锡龙率一旅,进驻三原县城,监视张义安、董振五,并企图压迫张、董所部调离三原。而曾、严素称剽悍善战,显然有相机消灭之意图。此时,两军已成水火。于是王诚斋、邓宝珊、董振五、张义安等四人就在营部附近的一个染房里秘密计议,决定先消灭陈树藩这个王牌旅;然后以三原为根据地竖起国军大旗,声讨皖系陈树藩,响应孙中山西南护法。
因为陈树藩兵力雄厚,敌众我寡,于是他们决定出敌不意、乘敌不备,于夜间发起总攻,受到袭击的敌人尚在睡梦或赌博中,战斗打响后,一夜之间敌人全部被歼。胡景翼此时尚在前线,闻讯后即回师三原,竖靖国军旗。从此,陕西人民反对北洋军阀武装斗争的火焰以燎原之势,迅速而猛烈地燃烧起来了。
1918年8月,陕西靖国军各路义师已攻占了陕西绝大部分地区,陈树藩被迫龟缩于西安城内,于是议迎于右任司令统一指挥,孙中山早于6月间已有令给于右任,于是于右任来陕任总司令职。
此时陕西六路军马云集,约计十数万之众,可是军饷成了一件难事。于右任与王诚斋本就是朋友,便委任王诚斋以筹饷总局长之职。王诚斋获得“靖国军的灵魂”之誉。当时的筹饷办法是向富户捐输以济急需,以三原、泾阳、富平、耀县一带田赋及捐款实难应战争之急需,王诚斋以家中资财对接济军需,直至靖国军各路都有了固定地盘,就地征饷,筹饷局遂取消。
1920年,靖国军总部应群众要求,决定仿照广东非常国会办法,在辖区设议会于三原,由各县人士投票选举,遂出议员27人,议长为王诚斋,副议长为周伯敏。议会成立后,渭北各县原任省议会议员多弃绝刘镇华的羁縻,来三原参加临时议会。当时靖国军区的政治设施,多经议会讨论决定。
靖国军时期,在其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显示出进步和向上的生命力,与陈树藩统治区迥然不同。在1920年大旱灾中,靖国军区域尽力救灾,在京沪两广等地募捐得大量赈款,又成立西北五省救济会,拨款在渭北二十余县发放,因而使处于战火及自然灾害双重袭击下的人民得以渡过难关,并于1921年成立渭北水利委员会,筹划引泾水利工程。
同时靖国军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总司令于右任热心教育,首创渭北中学、民治小学。1922年5月,陕西靖国军解体,于右任去上海向孙中山汇报陕事经过,王诚斋去北京以观时局。当时农商部长李印泉很看重王诚斋,想请王诚斋为实业专使,开发西北农田水利,王诚斋看透了时局,忧愤国事,不久病逝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