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宝鸡:精心守护这方净土
  本报讯11月27日,记者来到高新区钓渭镇西塬村采访,村民梁军全指着绿油油的麦田说:“这几年,小麦长势这么好,连年丰产,多亏收割机收割时留下高麦茬,旋耕机将秸秆粉碎又归还农田,这样综合利用减少了化肥,实用技术配置有机肥增强了地力。”据了解,目前,全市小麦秸秆还田230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270.3万亩。这是我市精心守护宝鸡这方“净土”、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出现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我市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积极与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沟通协调,创建完成了全市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市县两级注册工作。为了从源头管控工业企业土壤污染,我市按照“一企一档”,对33座尾矿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规范台账、准确评估;对固废企业完成申报登记,定期开展废酸、废碱、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清理取缔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企业41家,净化了再生利用市场。
  严控农业污染,净化耕地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目前,全市建立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114个,初步形成定位监测网络全覆盖。推广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引进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带状旋耕施肥播种机等机具,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岐山、凤翔、扶风等县区开展耕地休闲、轮作制度试点,示范带动农民开发种植绿肥10.6万亩;陈仓区建成核心示范区1500亩,配置微喷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示范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以畜—沼(肥)—种有机结合为模式,相继建成26户大型沼气工程,粪污综合利用率78.6%,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2.9%;建成太白甘蓝、生菜等蔬菜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百亩田2个,在凤翔等县区建成7个沼肥配送和沼肥水肥一体化示范点,有效引导农民培肥地力,改善了土壤播种环境条件。
  本报记者庞文渊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