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清洁能源进农家千年陋习一日改
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我市两家单位获省级先进
我市将建中医药商贸物流市场
294所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
金钱豹首次现身黄柏塬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聚焦园区强筋骨做大做优主引擎
我市建成19个国家级生态镇
持续小阳春天气暖洋洋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清洁能源进农家千年陋习一日改
今年前10个月,我市完成农村“五改”31.5万户
本报讯11月23日,记者来到高新区钓渭镇北村村民关林社家,只见一栋二层楼房洁白的瓷砖一砌到底,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关林社说:“现在生活太好啦!做饭用上天然气、锅灶使用燃气灶、炕上铺的电热板、洗澡用上太阳能,烟熏火燎的日子结束了。”关林社家里使用的清洁能源,是我市持续推进农村改气、改电、改炕、改暖、改灶“五改”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我市围绕中央生态环保组反馈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把农村“五改”作为改善空气质量、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用柴草烧炕做饭的传统生活陋习,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认知度、知晓率,持续推进农村大气污染治理。为了让清洁能源进农家,降低“五改”成本,我市在落实中省燃气、电价等相关补贴政策的同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运用市场化手段,撬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五改”,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让群众得到实惠。由于宣传到位、措施有力、责任明确,农民参与“五改”的热情持续高涨,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前10个月,全市农村“五改”达到31.5万户。
提起农村“五改”带来的新变化,今年78岁的陈仓区阳平镇联合村八组村民周夏至老人格外高兴。他告诉记者:“我们农村人祖祖辈辈做饭、烧炕、取暖,不是用麦草,就是用玉米秆,没啥烧了,时常还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山上去砍柴。一烧起来,满屋子的烟到处弥漫,熏得人眼睛直流泪。自从用了新能源,再也不为烧柴草发愁了,既干净又清洁,好日子让我们赶上了,农村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本报记者庞文渊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