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黄土高天》与丰塬村的好姻缘
本报记者孙海涛
    丰塬村《黄土高天》中的石碾子等村景

    丰塬村村口张贴的《黄土高天》剧照

    群众在剧照前热议电视剧《黄土高天》

    热播剧《黄土高天》中“张天顺”的家

    “秦学安”家中挂在墙上的照片

    拍摄《黄土高天》布置的牌楼

  11月1日起,农村史诗大剧《黄土高天》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连续播出。这部根据莫伸报告文学《一号文件》改编,以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变革为宏大背景的电视剧,塑造出一个与时代同向并行的“丰源村”,在全国引起轰动。然而,您可知道,该剧主取景地就在宝鸡麟游县的一个小山村——“丰塬村”,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里的土坯房、大槐树、老村道、山野菜、滚滚麦浪……都通过镜头走进了千家万户。
  小山村如何入了大导演的“眼”?
  《黄土高天》这部电视剧,原名《一号文件》。以“一号文件”这个特殊的词汇作为剧名,不用多说就知选题的时代感和重要性。无他,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和2004年至2018年这20年中,开年之初发布的第一个文件,就是以“三农”问题为内容的“一号文件”。
  如此重大的选题,电视剧导演是谁?是阚卫平。这个20余年中,先后将“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比利时第一届国际3D电影节最佳创新奖”等囊括于怀中的知名导演,这一次,又开始执导《黄土高天》这部极具挑战性的电视剧。
  38集,每集45分钟。阚卫平为何选择了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作为主拍摄地?甚至于将电视剧里的村名都直接定名为“丰源村”?
  “‘丰塬’和‘丰源’一字之差,但我们都觉得,导演将这个字改的有道理哩!”丰塬村村支书何治刚说,“丰塬”顾名思义,指的是丰收的土塬,咱这个村在六盘山里,耕地上万亩,这些年小麦、玉米年年丰收,“丰塬”二字名副其实。而“丰源”二字,很明显,就是指“丰收的源泉”,对全国农民来说,“一号文件”就是丰收的源泉嘛!
  记者了解到,《黄土高天》摄制组在挑选取景地时,实际上丰塬村的“竞争”对手很多。然而,摄制组经过多地走访,从地形结构、村容村貌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最终确定,将丰塬村作为主取景地进行拍摄。
  丰塬村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有道理的。走访中,不少村民说,摄制组进村拍摄了3个多月,他们和摄制组很多人都熟悉起来,言谈中,摄制组很多人都说“选对地方了!”村民们认为,丰塬村之所以最适合拍摄《黄土高天》的原因有三:其一,这里既有大山环绕四周,又有大片的黄土耕地,还有湛蓝的天空,“黄土”和“高天”一样不缺;其二,这里山清水秀,麦田多、山花多、中药材多,这些因素和电视剧的剧情结合得非常紧密,比如说,电视剧里集体挥镰收割小麦,村民们集体上山采柴胡,山花丛中男女主角久别重逢,那景色都是现成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村里新城组中,老房老屋老街道,难得的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老样子”,最能原汁原味地拍出农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味道。
  老场景咋触动了怀旧的“心”?
  《黄土高天》在丰塬村前后拍摄了3个多月,男一号董勇(饰演秦学安)、女一号王海燕(饰演赵秀娟)等数百名演员和群众演员,在这里成功拍摄了这部史诗大戏。在很多观众心中,跌宕起伏的剧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极具时代感的老场景也触动着那颗怀旧的心。
  连排的土坯房、沉重的石碾子、深邃的老井、缺砖少瓦的牌楼、搁在床头的麦乳精铁盒、老屋中“时髦”的高低柜,石缝里探头探脑的山花……不只在老一辈人眼中,甚至在“80后”眼中,都能从中找到岁月的共鸣,怀旧的理由。
  “这其中,有村里的实物,也有剧组做出的以假乱真的道具!”丰塬村村委会副主任赵红涛带着记者走进拍摄地,在一处小广场中问记者:“你能看出这里的物件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吗?”
  记者看到,这处小广场占地约四五百平方米,周边有10余间土坯房。正对村口修建了一座砖瓦牌楼,上书“丰源村”;广场中,一侧有一口老井和石凳,另一侧以大石砌成护坡,上有石碾子等物。
  “这牌楼是新修的,因为‘源’和‘塬’不一样,这老井、石凳、土坯房应当是真的吧!”记者回答。
  “你看走眼了!”赵红涛笑着带记者走了一圈。原来,土坯房是在老房子上抹了一层砂浆,“条石凳子”中空,敲起来咚咚作响,“老井”更是只有井口,一眼瞧下去只有一米多深。
  的确,可以看出,这里实际上是在原有村貌的基础上,添置修缮了不少老物件还原出4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旧貌。走进剧中“秦学安”“张天顺”等人的家,更是如同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墙上贴着当年的老报纸,桌上放着斑驳的马灯,柜子里放着30年前的老书……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实际上村里不少人都当过群众演员。他记得,自己当时参加拍摄小麦丰收的场景时,他和几十个村民在地头劳作,无人机嗡嗡地从头顶飞过,他头也不敢抬,只是埋头用镰割麦。一些村民打趣地说:“当演员可比种地难多啦!”
  好山水怎样迎接八方的“客”?
  随着《黄土高天》在央视热播,六盘山深处的丰塬村火了。记者了解到,该村正准备依托《黄土高天》的“热度”和自身青山绿水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借船出海”去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宝鸡执法系统的工作人员郑少秋也参加了《黄土高天》的拍摄,在其中饰演一个“包工头”。他告诉记者,在国内,像《黄土高天》这样的影视力作并不多,他相信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丰塬村一定能“火”起来。
  “抛开《黄土高天》热播不说,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都极具旅游潜力。”丰塬村第一书记李义群认为,自然条件指的是丰塬村海拔1200余米,周边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而且从没有雾霾。从人文角度讲,村里除了原汁原味的拍摄基地外,还具有很强的“红色”旅游底蕴。
  记者了解到,丰塬村,这座静静地躺在山坳里的村子,正是陕西党史上屡屡被提及的红色沃土。在这里,曾打响麟游县游击战的第一枪,曾走出过习仲勋的警卫员刘沛……
  在丰塬村村史馆中,详细记录着这座山村的“红色”印记。上世纪30年代初,这里曾组建了宝鸡地区第一支游击队,村民魏兴华、赵康等人随游击队浴血奋战;村民刘沛追随率领“两当起义”队伍转战麟游的习仲勋,屡立奇功,留下红色传奇;开明绅士王子楷掩护遭到迫害的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赵伯经,甘冒风险化装突围;还有安兆林、何义生、刘培军、李建刚等村民,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
  “人要懂得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何治刚说,“红色”村史是丰塬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一个人铭记,村上至今保留着这支红色游击队成立时的几孔窑洞。村民们对曾经投身革命的村民后人也都十分尊重,红色故事在村上代代相传。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丰塬村正在为打造乡村旅游而努力。据介绍,村里的农业观光采摘游已初现雏形,山野菜、核桃园、苹果园已经渐成规模,村里的窑洞也准备改造成窑洞客栈,占地1200多亩的光伏发电站也将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产出众多新鲜蔬菜……村民魏海龙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绿色无污染的,《黄土高天》开拍的时候,他还特意把当地的荠荠菜、香椿、灰灰菜等凉拌了去“犒劳”剧组,演员们吃得赞不绝口。
  一部《黄土高天》,展现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不一样的农村大变革。同样,一个“不一样”的丰塬村未来也让人充满遐想,充满希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