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从华夏文明起源看丝路文明交流
◎王渭清
    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欧亚交流自古至今绵延不断

  在上个月于北京举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向论坛年会所致的贺信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这一论断对于当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过去,我们总认为华夏文明是一元的,是由中心向边缘扩散的,青铜文明最早在二里头文化萌芽,彩陶文化的起源也在东亚。但近几十年来,在新疆、甘肃、青海等地的考古发现,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事实并非那样简单,从新疆若羌小河墓地,到甘肃齐家文化,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已经初步找到了以青铜环首刀、兽头权杖、装饰铜牌为典型代表的草原青铜文明由西向东的传播路线。除了青铜冶炼之外,在新疆、甘肃、陕西陆续发现的小麦碳化颗粒和面食实物证明,小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传入中国,具有从西向东传播的特征。还有马车的发现也表明,是从中亚逐渐向东通过草原文明传入中国的。过去都认为,彩陶处于仰韶和龙山文化,但是新疆考古也证明,西方也有彩陶,有学者认为中国彩陶的发展也可能具备东西方文明融合交流的特征。
  以上这些发现启示我们,以炎黄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并不是形成于中原,再向四周影响拓展的;反之,可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在边缘和中心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的。
  文明史是一部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史,没有孤立发展的文明史,任何封闭的文明史观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过去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有人理解成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完整的。民族的和世界的既不是同一的,也不是对立的,民族总是在世界格局中发展的,离不了特定的交流传播环境。我们过去讨论炎黄文明五千年时,一些学者坚持“华夏中心影响四夷”的观点。其实,华夏文明也是在与周边不断交往中融合的,近30年来,考古学已经证明,炎黄是不同的两个文明体系,史书记载炎帝是农业文明,而黄帝部落发明战车、制造武器,善于杀伐,“居住无常处”,正具有游牧民族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都是从西传来的。所以,炎黄文明恰恰可能是从西北草原来的黄帝文化与中原本土的炎帝农业文明冲突融合的产物,西北来的草原的黄帝以战车和青铜武器打败了炎帝族,取代炎帝成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从而融合成华夏文明,形成新的中心,原来处于中原的部族一部分被同化,一部分被迫迁徙到周边,形成新的边缘。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中心和边缘不断互动的交往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发现对于认识欧亚草原文明参与华夏文明核心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华夏文明建构过程中,文化交流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首先要认识陆上丝绸之路文明在起源上的共通性和亲缘性,这样有助于沿线不同民族形成祖源上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凝聚力的形成,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欧亚大陆各个文明板块之间的一条自然通道,从概念的诞生就超出了地理的范畴。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率先提出。他认为,在这条通道上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持续时间很长的东方丝绸贸易历史,这种贸易甚至影响到罗马帝国的生活。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哈·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提出“心脏地带”观点,认为欧亚大陆中部是世界的心脏,欧亚腹地是一个面积广袤的地带,周围有山系环绕,是航海优势无法介入的天然要塞。当代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中认为,自地中海和黑海东岸至喜马拉雅山脉,是东西方中间的地带,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所以,今天的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在空间上连接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在这条路上,中西文明互动频繁。“丝绸之路”的复兴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关乎人类文明裂变时期的文化价值走向。自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欧亚大陆上的东西方居民就开始走出自身所在的社会空间,进行迁移与互动,丝绸之路正是此种文明互动的见证。所以,研究丝绸之路文明,有助于认识人类文明长时段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而中国要为全球化作出贡献,需要认真审视和汲取历史上的丝路文明经验。
  通过重新认识丝绸之路上文明互动的历史,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才能打破故步自封的观念,正确对待文明的交往,告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即便今天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在过去曾经的某一时段,也未必不是外来的新生事物。若一味拿今日的旧传统抵制新生的外来事物,这种“九斤老太”式思维本身就反映了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思维定式。我们应该立足发展来看待文明,进而以开放和融合的心态来对待丝路上的各民族文化,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线性的进化论的文化史思维模式,正确认识文化运行的生态系统,进而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的真实足迹,从而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过去的文化传统,容纳今日不断出现的新的或外来的异质文化元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