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乡村振兴奏新曲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亮点扫描
    陇县铁塬村村民正在养殖场给羊喂食。
    本报记者石宝军摄


    渭滨区刘家槽村产业分红现场。
    本报记者石宝军摄


本报记者王怀宇
  近期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在我市一些农村,记者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持续收获着喜悦的果实;二层楼、私家车在农村随处可见,小公园、休闲广场对于村民来说,也就是离家几步路的距离……这种农业兴、农村美的喜人局面,正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出的累累硕果。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宝鸡人齐心协力改变乡村面貌的拼搏奋斗之年。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特色农业喜事多
  冬季渐入农闲时期,可凤翔县范家寨镇各乡村却没有显露出多少闲暇的迹象,当地农民在大大小小的苹果园里忙碌着。他们说,“霜杀”后采摘的苹果,味道更好。像这样的场景,在千阳、扶风、陇县、陈仓等地随处可见,同时还能看到拉运苹果的车辆。
  苹果,已成为我市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29.6万亩,涉及40多万果农,今年可实现产值43亿元。
  每周给韩国供应新鲜香菇10吨,这样的好生意落在了陇县温水镇。该镇以其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因地制宜的举措,造就了在西北五省区首单鲜香菇出口韩国的可喜成绩。当前,陇县投资1.3亿元将温水镇打造为特色香菇小镇。
  “种了8亩猕猴桃,收入超过10万元。”眉县金渠镇金渠村村民张心奎乐得合不拢嘴,他家种的猕猴桃一年比一年收成好。眉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种植面积达到了30.2万亩,种植户突破6万户。在今年采摘季,每天从电商平台发货达数十吨。在10月中旬召开的2018(智利)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眉县猕猴桃深受南美洲人民喜爱,现场达成了200万美元的销售意向。
  小蜜蜂酿出大产业。10月底,全国蜂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宝鸡蜂业“嵌入式”产业扶贫经验再一次享誉业界,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市中蜂存栏19.1万群,其中带动贫困户年增收2000多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渭北台塬区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苹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龙头;以太白、凤县为主体的秦岭山区,重点发展山区林业、优质杂粮、特色果品等,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与此同时,全市建成“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104个,引领6万多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
  美丽乡村脚步疾
  扶风县杏林镇涝池岸村有一位名叫冯有志的老人,他时常在涝池岸边捡垃圾。这位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自愿承担起这项管护工作,无论春夏秋冬,义务打扫卫生。他说,村里的涝池,过去是脏乱差,现在整修成了小公园,我要好好保护它。
  涝池在我市农村曾经一度被视为臭水坑、垃圾堆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的开展,500多座涝池摇身一变,变为湖水、花木、廊亭等相映成趣的生态景观,成为我市农村一道靓丽风景。
  村村有颜值,处处留新韵。太白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村庄当公园来建,把园区当景区来建,把道路当风景线来建,成功跻身“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当地一位干部说,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域景区化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建设一批个性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全域景区,推动全域旅游。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我市积极全面贯彻落实。近年来,全市1100多个村实现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评选“十大美丽乡村”30个,累计建成市级美丽乡村100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15个。同时,已建成19个国家级、53个省级生态镇和2个国家级、 44个省级生态村。
  据了解,到2020年,我市将把“宝鸡美丽乡村”打造成全省领先、享誉西北乃至闻名全国的特色品牌,让美丽乡村成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成为宝鸡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乡村劲吹文明风
  “白事只待一天客,埋人必须埋在公坟,红事酒席不能超过40桌……”这是凤翔县陈村镇紫荆村关于红白事的村规民约,在8年多时间里,村民严格遵守,无人违反。如今,勤俭节约在紫荆村已蔚然成风。
  “崇教育人耕读传家远,立身敦品礼义济世长”“尊老爱幼孝悌彰风范,扶危济贫仁人毓子贤”……走进眉县横渠镇豆家堡村,白墙灰瓦的村舍门前,一副副古风悠扬、意韵高远的楹联,令人一路走来一路品咂。
  扶风县将天度镇下寨村老党员苏积成一心为党、段家镇段家村村民段万林践孝于行、法门镇美阳村村民高玉林勤劳致富等上百个新时代家风故事搬进“家风家训馆”;金台区东岭村将12户“最美家庭”的“最美家语”植入“家风苑”……村村寨寨晒家训、家家户户写家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已经成为我市建设新农村步伐中的闪光足迹。
  乡风是乡村的品质,文化是乡村的心灵。岐山县在周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上,眉县在具有深厚哲理和道德智慧的张载关学上,凤翔县在秦文化的结合融入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带好民风社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我市坚持把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立足点,村村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墙,新建了村史馆,组建了广场舞队,秦腔、电影、晚会等文化娱乐活动成为家常便饭。村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讲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学科学、懂科学的人多了;“农闲流钱”的耍钱恶习不见了,辛勤劳动、科学致富的“能手”不断涌现,讲文明、促和谐的乡风吹遍了乡村的每个角落。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文明村镇63个,“村村文明一条街”1360多条。各个乡村产生了一大批“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营造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
  农业强市信心足
  强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一直是我市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市场行情低迷等不利形势,全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扎实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努力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9.2%。
  在结构调整方面,我市高点谋划、整县推进。扶风猕猴桃,麟游、陇县、千阳苹果,凤翔中药材等5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有序展开,新建果园6.34万亩,新增中药材3万亩。陇县首次大规模从国外引进良种奶山羊1280只,成为省内最大的良种奶山羊核心群。同时,我市还发展优质订单小麦65万亩,扩种杂粮2万亩。
  在三产融合方面,我市也同样取得了新成效。眉县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千阳县南寨镇、凤县十里店村、陇县坪头村等3个村镇,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已达到了7个。我市在北京、徐州、南京等地连续举办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宝鸡农产品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今年9月20日,备受关注的第十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位精英齐聚一堂,在弘扬改革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在促进宝鸡“三农”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市正在以“发展新农业、塑造新农民、建设新乡村”为目标,信心满满,阔步前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