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摸清“家底子”鼓起“钱袋子”
我市农村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
  本报讯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截至10月底,我市1118个村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任务,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6.46%。其中,在完成清产核资任务后,778个村已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开始运行,为我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筑牢了基础。
  全面清查核实农村集体各类资产,摸清集体家底,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的前置条件和关键一步。今年以来,我市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率先召开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培训会及登记赋码管理系统软件操作培训班,全市累计培训377期3.6万人次,其中到村到组培训186期2.4万人次。市上多次召开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推动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明确政策界限,严格工作程序,做到程序操作不减项、政策执行不走样、群众利益不受损,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我市还总结推广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户”模式、陇县温水镇火烧寨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领”等模式,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脱贫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截至10月底,省上确定的113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并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98个,其中36个村实现分红,分红金额682.6万元,惠及贫困户12959户,为实现全面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郑晔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