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为了铁人的嘱托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宝鸡石油机械厂副总工程师李鹤林在宝鸡的岁月


  1966年2月,北京天气寒冷,滴水成冰。李鹤林那一年29岁,到石油工业部钻采机械研究所(设在宝鸡石油机械厂内)工作刚刚五年,正受命在京编写《石油机械用钢手册》。当听到“铁人”王进喜进京的消息后,他喜不自胜,找到了王进喜入住的招待所,怀着对“偶像”的崇敬,敲开了“铁人”王进喜的房门。
  3个小时一晃而过,李鹤林与王进喜的对话就没有离开过“石油”二字。当得知李鹤林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正在宝鸡从事石油机械用钢专业研究时,王进喜用浓重的西北口音郑重地嘱托他说:“李技术员,石油机械产品必须大幅减轻重量,比如我们现在用的三吊(吊环、吊卡、吊钳)还都是外国货,一个个‘肥头大耳’,钻机工人凭体力进行操作和搬动,30多岁就干不动了……你赶紧造出我们自己的东西,把那些傻大笨粗的洋玩意儿赶下我们的钻台!”
  返回的路上,李鹤林胸中如同燃烧着一团火焰,这个年轻的技术员较着劲——誓要造出中国的新“三吊”!
  自主研发关键在于一个“轻”字
  “三吊”很重要,在石油机械领域应用广泛,如何减重,关键就在于同时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高强度的合金结构钢。工厂原先生产的吊环,是仿苏的双臂吊环,重量极大,石油工人没有两膀子力气,是搬不动这个“大家伙”的。
  怎么办?“铁人”王进喜的嘱托言犹在耳。回到宝鸡后,李鹤林开始采用低碳马氏体钢,相应缩小吊环尺寸,以期大幅度减轻吊环自重。很快,在李鹤林的推动下,通过锻造和淬火、低温回火,负荷50吨的第一代轻型吊环生产出来了。测试结果显示,吊环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全部合格,吊环重量只有16公斤。而在当时,同负荷的美式吊环自重27公斤,苏式吊环更是重达52公斤。
  不久后,远在2400多公里外的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收到了李鹤林寄来的两副负荷50吨的吊环。“铁人”开怀大笑,一只手拎起吊环看了又看,而在他身旁,同样型号的老式吊环,两个人抬着都吃力。
  多年后,李鹤林称这种吊环为“第一代吊环”,原因很简单,这种吊环仅限于钻井队探井和浅井使用,而在新疆、四川等油田打深井的钻机,需要匹配的则是负荷150吨和200吨的大吨位吊环。
  选择什么钢铁材料,才能大规模生产出吊环中的“重武器”呢?李鹤林鼓足干劲,向“第二代吊环”发起冲击。
  屡败屡战他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第二代吊环”成功与否的关键,依然在钢铁材料上。李鹤林经过多方查询,获悉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开发了一种新钢种,可以满足大吨位吊环的技术要求。这种新钢锭经过测定,屈服强度极高,李鹤林大喜过望,不久后,就在宝鸡厂区制成了负荷150吨的新吊环。
  1966年底的一天,宝鸡厂区铆焊车间内,新吊环被装上了拉力试验机。不远处的宝鸡体育场内,黑压压地坐满了几千名职工。大红喜报已经用毛笔工整地写好,锣鼓队也准备就位,只待李鹤林在厂区试验成功,这边就准备敲锣打鼓好好庆祝庆祝。
   在铆焊车间内,拉力试验机的指针一点点移动着——50吨、60吨、70吨……当指针指向72吨时,“嘣”的一声巨响,吊环断了,一节钢棒擦着李鹤林的头皮飞过。试验失败了,不远处的体育场内,人们失望、沮丧,默默地收起锣鼓和喜报。
  当夜,厂领导摸黑来到厂检验科,找到李鹤林,鼓励他决不能灰心,一定要把“三吊”试制工作继续搞下去。此时,“铁人”王进喜向工厂和李鹤林写来亲笔信,热情洋溢地祝贺“第一代吊环”的试制成功。李鹤林逐字逐句念着信,眼中闪过坚定和自信。
  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望着眼前放着一堆拉断的试棒,李鹤林不断思考和改进,他相信,自己能成功。经过反复测定,李鹤林认为,问题还是出在钢碳含量过高上。李鹤林开始使用高频炉自己炼钢,配料、投料、冶炼、浇注、化验、记录……他日夜守在高频炉前,不断调整吊环用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他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1968年初,李鹤林拿着试验结果去了大冶钢厂,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李鹤林成功了,这种钢材从1969年起,被广泛应用于生产75吨负荷、150吨负荷和200吨负荷的吊环。同苏式吊环相比,这种“第二代吊环”重量减轻了一半多,比美式吊环也轻一些。例如,150吨负荷吊环,每副自重只有98公斤,而苏式吊环重量达到296公斤,美式吊环也有108公斤。
  不断前进“三吊”更上一层楼
  1969年春,李鹤林把150吨负荷的“第二代吊环”送到了四川遂宁的川中油矿。钻井平台上挤满了人,看惯了老式笨重吊环的石油工人,抚摸着国产新型吊环爱不释手。丝绸扎成的大红花披戴在吊环上,井场锣鼓声响成一片。
  同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石油工业工作会议上,“铁人”王进喜得知李鹤林大吨位轻型吊环试制成功的消息后,在会场上站起来大声说:“我过去和许多戴眼镜的同志说过,请他们做出像眼镜一样(轻便)的吊环,多少年没做出来,现在(李鹤林)不声不响地试验成功了,太好了!”
  1970年,“铁人”王进喜积劳成疾,病重时,还十分关心吊卡和吊钳的试制工作。他说:“我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全国钻井工人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铁人”王进喜临终的又一次嘱托,悲壮而充满期望。李鹤林暗下决心——“铁人”叮嘱之事一定要干好,干到底!
  上世纪70年代,“第二代吊环”已经大量在油田一线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第二代吊环”质量不是非常稳定,断裂时有发生,李鹤林心有不甘,“第三代吊环”的研制工作随即展开。
  经过8年奋战,“第三代吊环”采用了优化热处理工艺和喷丸强化技术,产品质量趋于完美。然而,李鹤林并没有满足,他又开始向“第四代吊环”进发。“第四代吊环”在“第三代吊环”的基础上,增加了打磨掉吊环表面、严格规定吊环用钢的冶金质量要求,向用户提供预测吊环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数据等技术措施,进一步让吊环成为“金牌吊环”。与此同时,“三吊”中的另外两种——吊卡和吊钳,也在李鹤林的推动下,先后完成试制,投入批量生产。
  1978年3月,李鹤林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主持完成的“轻型吊环、吊卡、吊钳”“无镍低铬无磁钢”“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等4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随后的多年中,他又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2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级奖9项。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的李鹤林,被誉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
  回忆起当年在宝鸡的那段峥嵘岁月,李鹤林说:“没想到当年王进喜的一席话,竟使我在宝鸡干了整整17年的‘三吊’。”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