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晔
足足49本专利证书,静静地躺在我市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亚兵工作室的展架上,证书的深绿色封皮淹没在工作室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民间工艺品中。这些工艺品中,有不少已经取得了外观设计的专利“身份证”,有了搏击市场的“护身符”。“尽管现在看,给民俗工艺品申请专利还没有派上用场,但我坚信做这个工作有意义。”抱着厚厚的专利证书,薛亚兵说。
醉心传统文化痴心创新开发
社火脸谱是宝鸡地区独特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上古的祭祀、驱傩仪式,源远流长。自幼在陈仓大地生活的薛亚兵,从小就对社火、秦腔等传统艺术充满了浓厚兴趣。当第一次接触到社火脸谱时,薛亚兵就被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以及其中深刻的寓意迷住了。闲暇时间,当同龄人忙着上网、追星的时候,他却整
天研究社火脸谱的人物和画法。
2001年,二十出头的薛亚兵辞去工作,正式拜师,学习社火脸谱的绘制技艺。经过多年的钻研和锤炼,薛亚兵的社火脸谱绘制技艺日趋纯熟,他的作品通过媒体报道,开始受到外界关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包括社火脸谱在内的民间工艺迎来发展的春天,薛亚兵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应邀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展演活动,在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西交会、西洽会、深圳文博会上,带去的作品总是被一抢而空。
文化交流和展演开阔了薛亚兵的视野,让他对社火脸谱的未来有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古老的民间工艺品只有不断创新,与现代人的生活融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于是,他除了在作品内容上创新之外,还尝试着把社火脸谱搬上衬衣、T恤,通过新的表现形式让社火脸谱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花了半年时间,制作了全世界最大的社火脸谱“龙腾四海、凤舞九州”,这件绝无仅有的民间工艺品经央视报道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2013年、2014年,薛亚兵带领团队设计制作以宝鸡民间工艺为创作灵感的旅游产品,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15年,他的创意作品《吉祥老虎》系列获得陕西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同时,他的作品连续多年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斩获金奖。
保护民间工艺立志发扬传统
2014年,薛亚兵的秦之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已经设计开发了上百种文化创意产品,这其中包括以社火脸谱为创意核心的亚麻手袋、流釉杯、梳妆镜、车饰等,以布老虎为创意核心的耳机、台灯、颈枕等等,这些集文化与趣味、实用于一体的产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如何把民间工艺品转化成文化产品,薛亚兵走过无数弯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他工作室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套青铜器造型的茶具,薛亚兵说,2015年,他计划设计一套具有宝鸡历史文化特色的茶具,于是,带着自己的想法多次到景德镇,与专家共同研究,然而,当样品烧制出来后,却发现难以展示青铜器精美的纹饰,在掏了近10万元的“学费”后,这个想法不得不终止。此后,他又尝试把布老虎的图形与现代人离不开的耳机、台灯相结合,在他的大胆创意下,传统与现实正面接触,实现了不可思议的融合。
在推进社火脸谱这一民间工艺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薛亚兵看到,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市场进入转型发展时期,旅游相关产品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劣质品。一个经过长时间设计、打磨而成的文化创意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很快就被人仿制,低劣的做工对真正的创意产品造成极坏的影响。于是,他下决心对社火脸谱这一民间工艺进行专利保护。
首先,他对多年整理出来的传统社火脸谱——20位《封神榜》主要人物及其图案代表的意义一一提取、描述,并按照要求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此后,他对自己在传统社火脸谱基础上加工创作的相关衍生品,如十二生肖系列水杯、镜子、啪啪圈等也通过申报专利,进行保护。
几年下来,薛亚兵先后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达到49个。他说,专利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创新,毕竟民间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我们有义务把它传承并保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