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食堂叫“三好”,它伴随市民走过最艰难的岁月;有一种小吃叫馄饨就烧饼,吃遍众多美食仍然忘不了它的味道;有一种感受叫幸福,一想起它就口齿生香!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三好食堂”渐渐成为宝鸡城市的一种味觉印象。在人声鼎沸的食堂里,咥一老碗馄饨,日子就滋润了起来……
寻找 那年那月那一碗馄饨
从一种小吃、一种美食,可以体会到一座城市的味道。在寻找宝鸡的味觉印象中,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好食堂”。
我市著名摄影家刘俊成是“三好食堂”的“铁粉”,他第一次走进“三好食堂”是1963年的夏季。
那时,刘俊成在市公交公司当调度。一天,他约了几位同事晚上去“三好食堂”吃饭。当晚9点,公交车收车后,他和几位司机、售票员从公司出发步行到市区建国路铁路桥下面的“三好食堂”。食堂面朝西,三间房子大小,里面有几张桌子,靠北墙附近是卖票的地方。餐厅后面是厨房,把票给后厨,饭好了叫号自己端。那晚,他们一人要了一碗馄饨。碗是粗瓷碗,不是很大,汤上漂着油花、葱花,香气扑鼻。馄饨是肉馅的,咬一口,满口都是鲜味儿……那时人们生活困难,成天吃的是杂粮、窝窝头,吃碗馄饨就像过年一样。那天,他们几个年轻人很兴奋,吃着馄饨,畅谈着理想……“三好食堂”就这样走进了刘俊成的生活,一吃就是几十年。
有了照相机后,刘俊成就拍下了“三好食堂”这张老照片,也把人们的记忆保存了下来。
遇见最好的食堂和最精致的小吃
如果说困难年代在“三好食堂”吃碗馄饨是福分的话,在这个食堂工作则是一种缘分。
记者寻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叫王文芳,今年74岁,从一工作就在“三好食堂”,一直到退休。
王文芳说,“三好食堂”是1956年成立的,下设中山路南门口、老火车站口、建国路、新民路、胜利桥头等7个门市部。“三好食堂”的名字是市饮食服务公司起的,意思是“质量好、卫生好、服务好”。1966年11月,王文芳经市饮食服务公司培训后,分到南门口“三好食堂”6部工作。当时6部刚改造过,二层小洋楼,窗明几净,是中山路上最好的食堂。食堂里有三四十人,两班倒工作,早晨6点开门营业,晚上10点关门。王文芳先跟着师傅张秋兰学做茶酥,随后又学包饺子、包包子、打烧饼、卖饭票……食堂的活她学了个遍。
在“三好食堂”,王文芳遇见了最好的师傅和最精致的小吃。这些师傅,在食堂公私合营前,是市区有名的馄饨、茶酥、油条、烧饼、麻花手艺人,手艺非常好,都有完整的师徒传承。师傅要求很严,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用料要实在。比如大家都叫好的馄饨,馅里放多少肉,碗底放多少紫菜、虾皮、调料等,一样不能少。再比如包子、烧饼,生面要称,做熟了也要称,不能短斤少两……由于管理严格,食客才能吃到最精致的小吃。
然而,花无百日红。王文芳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人民商场后面最后一家“三好食堂”被一医疗机构收购,“三好食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结缘坚守一生的传承
11月5日,记者在市区陈仓老街找到了第三位受访者马希若。她曾是“三好食堂”的员工,这些年来一直坚守食堂的传承,并于今夏和丈夫一起在陈仓老街重开“三好食堂”。
马希若的母亲原先在“三好食堂”工作,所以马希若四五岁时就到食堂玩,看着叔叔阿姨做各种好吃的,她很馋,更觉得很有意思。1984年,马希若进入“三好食堂”,成为食堂的一名员工,先后在南门口、老火车站口等店工作过。虽然进店晚,但她偷师学到了张秋兰茶酥手艺,师傅发现后毫不保留地将做茶酥的秘方传给了她。
结缘“三好食堂”,对马希若来说是一生的事情。于是在食堂关门后,她仍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神圣。宝鸡哪里有物资交流会,她就去跟会卖茶酥,在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三好食堂”的牌子。由于多年的坚持,马希若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7年西府老街开业时,马希若曾在那里卖过“三好食堂”的茶酥。今年,受陈仓老街的邀请,她正式入驻老街,让“三好食堂”的牌子和诸多小吃“复苏”。
许多市民赶来了,就着烧饼吃着馄饨,感慨地说,“还是那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