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传说和神秘古井
走进闫家村,很快就被这个村庄迷住。这里街道宽敞、广场整洁,街道两旁的民房整齐排列着,墙上还画着各种寓意吉祥的西府民俗图案,与街道上面带微笑的行人相映成趣。
随意与村民攀谈着,记者突然意识到,这里的村民大多数都姓张,都没怎么遇见过闫姓村民。闫家村村委会主任张永亮说出了一个令人错愕的事实——闫家村7个村民小组,400多户村民,竟无一户闫姓。
闫家村没有姓闫的,这是为啥?这得从明朝时候说起。在村中流传的说法中,明朝及明朝以前,大量闫姓居民世代聚居于此,所以得名为闫家村。明天启七年,张姓之人从山东寿张县迁到千阳县生活,在之后的岁月中,张姓后裔逐渐繁衍生息,其中一部分就在闫家村落户。到了清朝中期,闫家村的闫姓逐渐式微,最后竟一户闫姓都没有了,只有张姓还在守护闫家村。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闫家村并未断了传承,反而在周围的村中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闫家村戏楼不错茬”的说法特别有意思。张永亮解释说,闫家村过去有座戏楼,砖瓦并不像普通的建筑一样层层交错着垒起来,而是直上直下、上下平齐地垒着。在常识中,砖瓦这样垒砌,肯定是不稳的,但闫家村的戏楼却始终坚固,令人啧啧称奇。现在,戏楼虽然已经消失,但“闫家村戏楼不错茬”的传说,却一直在南寨镇流传着。
除了不错茬的戏楼,闫家村还有七口神秘古井被人熟知。记者在村中的广场上看到,在近1000平方米的广场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七口井,每口井都有名字:天枢星井、天璇星井、天玑星井等等,这不是北斗七星的名字吗?记者连忙爬上广场一边的院墙,从高处仔细端详。果然,这七口井是以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的。
井是什么时候挖的?是谁挖的?为什么要在这里挖七口井?为什么要按照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记者询问了许多村民,但没有人能说清楚。有上年龄的村民说,自己小时候,这七口井就已经在这里了,当时,村民吃水浇地,全靠这七口井。或许在很早之前,还有关于井的传说,但随着岁月流逝,传说逐渐消散,不变的,只有沉静的井水。
现在,家家都有了自来水管,不再有人来这里挑水,但村民并没有忘记这些古井。他们在井口饰以雕花石板,修起月牙形状的涝池和宽广的观景台。闲暇时,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也许在将来,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几口古井旁发生。
那些侠士和动人故事
解放前,闫家村习武之风颇为浓厚,村民舞动着连枷、大刀甚至是各种农具在乱世中保护家人,守护村庄,保护自己的生活。所以,有一个“刀子斧头闫家村”的说法。但闫家村人不想仅仅当个武夫,他们就像金庸借笔下人物所说的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黎明之前的那个年代,闫家村的汉子们凭一副铮铮铁骨,为国家和百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比如那个活在村民记忆里的“笨大汉”。“笨大汉”名叫张根存,生于清末民初的他是个孤儿,且一生未娶,平日都在闫家村南庄自家院子里独居。他身材高大,力气也特别大,传说他可以轻松将石碾盘架到树上。力气大,饭量自然也大,平日谁家过事儿,他一个人就能吃一整个席面。身高体壮力气大,但张根存从不与人争执,而是老老实实务农,所以才有了“笨大汉”的外号。上世纪20年代末,千阳县的警察局局长是个为虎作伥的恶棍,被老百姓痛恨。1930年,原民团团长,同为闫家村人的张子英率人突袭警察局,张根存被邀请前去,他冲锋在前,一把将警察局局长等3人抱住,并压倒在地,给其他人创造出为民除害的机会。
如果说张根存是为一个县的人民而冲锋,那么张五奎心中则装满了整个国家。
1912年,张五奎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而是帮助家里耕地种田。抗日战争爆发后,爱国青年在千阳县城召开抗日救亡会成立大会,组织师生到南寨、崔家头等地进行抗日宣传,质朴而炽热的爱国情让张五奎激动不已。1937年,25岁的张五奎同家乡爱国青年一起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来到抗日前线为国作战。他是千阳县最早参加抗日的人之一。
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张五奎始终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先后击杀了数十名侵略者。因为他和其他陕西爱国将士的出色表现,在阵地中流传着“陕西好汉小伙子,打死日寇背锅子”的话语,张五奎还受到过嘉奖。1941年秋,张五奎退役回家,于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工作中,张五奎始终积极勤奋,多次受到组织表彰。
现在71岁的张五奎长子张玉文回忆说,自己小时,父亲常对他讲当年痛击侵略者的故事,并给他讲好生活来之不易以及耕读传家、尊老爱幼的道理。现在,张五奎的后代都秉承着优良的家风,深受村民好评。
那些大师和匠心传承
让闫家村出名的,不只是那些心怀天下的侠义之士,还有各种能工巧匠。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认真钻研,做到最好,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师。在传承与保护中,他们也有着独到的贡献。
发源于千阳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是一种传统民间戏剧形式,因为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而得名。它所演唱的剧目基本与秦腔相同,唯独唱调与其他剧种不同。自清代创立以来,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闫家村人张穆正为了发扬光大这个剧种,出过不少力。据说,他博学艺专,共学有一百二十多本剧目,自称一年内不唱重戏,每本戏均有底本,缮写
有序。现年
72岁的碗碗腔艺
人、闫家村村民张得财回忆说,自己没见过张穆正,但从小师从张穆正的徒弟张文功,张文功虽不识字,但能背下五六十本戏,一字不错。徒弟尚且如此,可见师傅功力。
在闫家村村委会对面,有一栋二层小楼,这是闫家村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走进这里,各式各样、精美无比的千阳刺绣让人目不暇接。张永亮自豪地说,在千阳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方面,闫家村的地位十分重要。这就要说到村民李爱姐。
1938年出生的李爱姐自小受祖母熏陶,对布艺刺绣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一直随祖母和母亲学习刺绣。嫁到闫家村后,她一直利用农闲时节制作各种布艺刺绣品,还开始了刺绣装饰品的创作。当地对她有“千阳有个李爱姐,巧手赛过织女咧;扎下鸳鸯能浮水,绣的孔雀把屏开”的赞誉。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千阳刺绣这门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李爱姐积极带领闫家村村民进行刺绣制作和销售,她还积极向前来调研的专家学者请教,不断学习新的创意和知识,并将这些融入到刺绣中去。在她的带动下,闫家村80%的妇女成了刺绣能手,千阳刺绣也在大家的带动下重获新生,并不断创新,成功走向国内外市场。
这样的大师,闫家村还有许多,从清末民初的木刻大师张书像,到在“神七”发射中对祖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张育林将军,闫家村的能人一代又一代涌现,不变的,是他们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画乡姚儿沟美景引来全国画家
本报讯秋末冬初,被誉为“画乡”的陈仓区新街镇姚儿沟村景色美不胜收。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画家齐聚姚儿沟写生基地,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018年全国画家写生活动。
姚儿沟地处宝鸡西部山区,为山地丘陵地貌特征,村庄、农田、山丘、溪流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构成一派淳朴、静谧的田园牧歌景象,一年四季吸引着大批画家和艺术生前来写生。据活动主办方姚儿沟写生基地创办人杨贵林介绍,基地创办于2000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各地画家和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高校艺术专业师生的写生基地。此次活动旨在向全国画家展示姚儿沟的美丽风光,并搭建宝鸡画家与外地画家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石增琇表示,姚儿沟景色独特,呈现出典型的西北地区乡村风貌,是画家和高校师生理想的采风之地。宝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玉林表示,姚儿沟写生基地已成为展示西府乡村风土人情的窗口,让更多人通过绘画认识了宝鸡、了解了宝鸡。本报记者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