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亚敏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10月“中国好人榜”,高新区保洁员闫仁莲因拾金不昧入选诚实守信好人,成为全市唯一上榜者;此后,“陕西好人榜”发布,高新区钓渭镇黄建林入选孝老爱亲好人……
“身边好人”是引领人们崇德向善的“能量源”。近年来,高新区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高度重视发挥好人引领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从群众中挖掘好人、树立典型、宣扬好人事迹。据统计,2015年至今,高新区共有16人次登上陕西好人榜,6人次登上中国好人榜,累计向中央文明办“好人365”平台推选好人线索达40余万条,在全区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群众推选挖掘树立
好人线索不断
“身边好人”来自于群众中,也影响和带动着群众。近年来,高新区在推选好人树立典型过程中,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推选,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系列活动。
“为了实现好人推选全覆盖,我们鼓励各社区、机关、企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镇村等,每个月向‘好人365’平台推荐一定数量的好人线索,我们会根据平台反馈的情况,对推荐比较集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核实、公示和宣传。”高新区文明办工作人员说,在每次推选过程中,大家无形中被很多好人事迹所感染和激励,对“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现在各单位每个月都能积极上报好人线索。
这其中,既有十几年如一日照顾伤残丈夫的好军嫂袁敏、齐心协力救助溺水男子的“最美恋人”王旭东和李晨阳、面对13万元“意外之财”拾金不昧的闫仁莲等“中国好人”,也有带着妈妈上讲台的人民教师康亚红、“身残志坚摘穷帽”的贫困户马伟威、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大学生葛星等“陕西好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默默践行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良品质。
关爱礼遇大力宣传
好人氛围浓厚
全面展现“身边好人”风采,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高新区在网站、微信、微博等载体开设专栏,对好人好事进行广泛宣传;在各级文明单位设置展板、道德讲堂宣讲好人事迹,让更多群众知晓并学习;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报道,让人们了解好人、为好人点赞;通过拍摄微电影,再现凡人善举和英模事迹,以带着妈妈上讲台的教师康亚红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小弹球》,参加了中国宝鸡英模事迹微电影节评选并获奖。
要让好人得到关注和关爱,才会有更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高新区在“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中,向“身边好人”倾斜,并公开表彰。“身边好人”遇到困难时,区上也会进行救助慰问。
葛星是我省首批自强励志类“陕西好人”,今年6月,葛星的母亲生病住院,急需30多万元治疗费。高新区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并且持续关注葛星家的情况。据统计,2017年至今,高新区共为各类“身边好人”发放救助、慰问金近3万元。
寻找好人、推举好人、礼遇好人已经成为高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常态,全区学好人、敬好人、爱好人、当好人蔚然成风。
选出一个带动一片
好人效应明显
身边的故事最感人,榜样的力量最具影响力。高新区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好人效应”日渐凸显。
“好人好事能感染鼓舞身边更多的人。”高新区文明办工作人员说,2016年4月10日,王旭东和李晨阳在回家途中,合力救助了一名溺水男子,被网友称为“最美恋人”,一时间,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传遍大街小巷,被人们广泛称赞和学习。
2017年,见义勇为的一幕再次上演,高新区唐君、吴锐、宋彬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一辆面包车发生交通事故,当即挺身而出,实施了救援。后来,面对各方赞誉,几位青年淡然地说:“我们经常也看到很多人见义勇为,现在自己遇到这事,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除此之外,黄红连常年照顾患病公婆被评为“中国好人”后,高新区很多行业都涌现各种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热心“的哥”孙小龙救助迷路老人,被评为“陕西好人”后,人们行走在高新区的大街小巷,总能“偶遇”类似的助人为乐者;马伟威身残志坚,一边养猪、一边开磨坊,靠勤劳的双手“摘穷帽”,成为很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榜样……一个个好人,一桩桩故事,一次次感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平凡人接过“好人接力棒”,共同铺就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温暖底色,传递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