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金融之窗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特稿
第09版:时事•广告
第10版:综合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林下种蘑菇拓出致富路
监督要到位 镜头向下移
只要人勤快脱贫没麻达
因村施策拔穷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阳县草碧镇寇家河村:
林下种蘑菇拓出致富路
贫困户展示刚采摘的蘑菇
本报讯“以前只知道大树下面太阴凉,种庄稼不长,村上引进林下育菇技术后,大伙才发现树下面还能种蘑菇!”11月2日,千阳县草碧镇寇家河村贫困户邓艳霞一边在蘑菇园干活,一边笑着对记者说,林下育菇已成为大伙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寇家河村蘑菇园在千河河滩上,河滩上有一大片白杨林,林子里面是一张张遮阳网,网子下面是一座接一座的塑料温棚。走进温棚里,你会看到一根根菌棒,上面长着一团团或白或黑的平菇、香菇。在菌棒的旁边,安装着自动化喷淋管道,两名技术员正在调控棚内湿度、温度。镇干部介绍,寇家河村脱贫产业不多,今年4月,镇上组织村干部到韩城市学习大球盖菇种植技术,回来后就产生了种植蘑菇的想法。随后,村上邀请农业专家研究该村连续三年的气象资料,对土壤进行化验,经科学认证得出,寇家河村适合林下育菇。村干部对记者说,刚开始贫困户还有顾虑,不愿意参与,在全村村民大会上,镇上领导给贫困户讲该产业的可行性,细算收入账,11户贫困户同意加入合作社发展蘑菇产业。说干就干,村上7月份买来菌棒,9月份就长出了蘑菇,千阳县城、宝鸡市区的客商纷纷到园里收购,销路很好,到11月初,销售额已达4万多元,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另外,贫困户在园内打工,每人每月还有1500元至1800元的收入。
本报记者卢志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