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建的文化宫外景刘俊成摄 上世纪90年代市民在文化宫摇呼啦圈(李杨春子供图) 上世纪70年代的文化宫剧院外刘俊成摄 在新修的电影院里,学会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飞驰的旱冰轮下,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快乐时光;在露天的舞池中,有了第一次相亲时的喜悦和羞涩……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市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文化宫)是无法忘却的童年,是伴随他们成长的欢快音符,更是相伴几代人永记心间的乡愁。
寻找当起快乐和激情的“双桨”
每一个人的乡愁中都有一首歌,或是低吟浅唱的童谣,或是激荡人心的曲子。10月30日,记者寻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曹文,他对文化宫的记忆是从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老歌开始的。
大约是1958年的深秋,宝鸡中学组织学生到刚刚落成的文化宫看电影。曹文与同学们一起从市区中山路下来,经过汉中路,穿过东边的一片菜地来到文化宫。电影院在当时很豪华,舞台很大,座位是活动椅,放映的电影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校园题材的儿童故事片。电影开始后,礼堂中静悄悄的,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当银幕看。当银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公园中划船的画面时,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像天籁之音一样传来。“太好听了!”同学们愣了一下,随之不由自主地跟着银幕学了起来,整个电影院都回荡起歌唱的声音。
此后的几十年里,文化宫就成了曹文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看了第一部歌舞《兰花花》,工作后他组织职工在那里进行过文艺会演,在展厅观看过书法、绘画作品……但令他至今仍忘不了的,还是当年在文化宫看《祖国的花朵》这部电影时的情景。
遇见学习和娱乐的乐园
记者寻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叫侯希安,他曾是文化宫副主任,今年83岁,从1963年遇见文化宫直至1985年退休,他一直在这里工作。
侯希安回忆说,文化宫是由西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于195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1963年他从市总工会调到这里时,文化宫的设施和功能已初步齐全。进入大门,正中央是剧院,剧院前面的东西两边是四个大厅,分别是乒乓球厅、展览厅、图书阅览室和讲座厅。剧院是当时宝鸡设施最好、规模最大的,除放映电影外,市上的各种大会和大型文化演出都在这里举办。剧院背后是一个露天舞台和广场,广场上白天滑旱冰、晚上跳交谊舞。同时,为活跃市民和职工的业余生活,文化宫还组织各工厂的文艺骨干陆续成立了秦腔队、京剧队、豫剧队、管弦乐队,平时学习交流、节假日演出,极大地活跃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文化宫为我市培育了一大批文艺骨干。”侯希安说,文化宫的定性是市民、职工学习和娱乐的乐园,在繁荣文化生活的同时,一大批“大家”从这里走出,不少早已成为国内外的业界名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侯希安、刘俊成等摄影人士在文化宫成立了山花摄影学会,这是市摄影家协会的前身,已到美国讲学的著名摄影家邱晓明也曾是山花摄影学会的会员;现任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冯晓伟也是从文化宫走上摄影之路的。那时,文化宫先后开办了诗歌、美术、舞蹈、书法等各类培训班,著名诗人商子秦、渭水是文艺骨干活跃人物。上世纪80年代后,市音乐、舞蹈、书法等协会也驻在这里,使得文化宫的文化味更浓了。
结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老文化宫留给几代人无数美好的记忆,2009年新文化宫在市行政中心建成,在老与新的交替中,人们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寻找到的第三位受访者,叫李杨春子,是市艺术剧院年轻的歌唱演员,曾获亚洲音乐节流行音乐金奖和国内多项音乐专业比赛大奖,她的艺术家梦就是从文化宫开始的。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李杨春子报了舞蹈班,学习民族舞蹈,后又报了绘画班、写作班、游泳班。当时没有声乐班,但李杨春子从小爱唱歌,于是作为音乐人的她的父亲在文化宫排练节目时常带着她,听音乐的节拍、乐队的指挥……可以说,她的音乐细胞就是在那时萌发的。高考时,李杨春子报考了四川音乐学院,没系统学过声乐的她,临阵突击竟然通过了专业考试。毕业后,命运再次将她与文化宫连在一起,她到了市职工艺术团又兼职当歌唱演员。当她第一次站在行政中心新修的文化宫的舞台上放声歌唱时,心中感到无比亲切,这里熏陶和培养了她,又和她的人生与事业相连;当她走下舞台时,一句歌词涌上心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