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有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山陕商人建立了纵横全国的经营网络,依靠会馆这个网点,较早地实行了公司化和集团化经营。
  在赊旗,山陕商人建立了号称“天下第一山陕会馆”的赊旗山陕会馆。河南赊旗《重兴山陕会馆碑记》记载,建造这个山陕会馆的目的就是要使之“毅然蔚起,数十里外犹望见之诚,赊镇之巨观也”。工程浩大的赊旗山陕会馆,在乾隆二十年(1755)初建成春秋楼,嘉庆六年(1801)主体建筑悬鉴楼建成,道光六年(1826)初步竣工,历经几代山陕商人70多年的努力才得以建成。咸丰七年(1857)被战火毁掉后,同治元年(1862)再重建,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才建成,赊旗山陕会馆几乎成了清王朝重要历史阶段的见证者。这个极尽奢华繁复的会馆,最大的看点是馆门外竖立的蟠龙铁旗杆。该铁旗杆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所铸,高17.6米,重5万余斤,由旅居赊旗的陕西同州府商人捐资3000余金铸就。在岁月的长河中,赊旗山陕会馆进行了多次修缮,仅在清末重修会馆一次,就消耗了87788两银子。这个数字,显然有暗合商人心理需要,为求吉利而刻意为之的因素存在。在赊旗山陕会馆中,还存有三通刻有商业道德规则的石碑,即“同行商贾公议秤定规矩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运载行差务碑”,依次记录着规范度量衡、倡导诚信经商和分解官府席片数量等内容。这三通石碑,是我国现存会馆类建筑中最全面的商业道德规则石碑。
  让人至今难以找到答案的是,在甘肃东南部商贸集散重镇的天水市,“陕省会馆”至今还屹立在天水市中心。和其他地方秦晋山陕商人联合盖会馆的做法不同的是,天水相邻的会馆分挂着“陕省会馆”和“山西会馆”两块匾额。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待解之谜,也是当年山陕商人留给我们的一道待解之题。
  第五节十里盐场
  商帮的出现,是大明王朝对中国商业发展的一大贡献。
  “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这是明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中,对当时扬州城商业盛况的一句记录。这说明,在扬州商贸舞台上唱大戏的有两支队伍,一路是山陕商人的“西帮”,另一路是安徽商人的“徽帮”。
  商人河下最奢华,
  窗子都糊细广纱。
  急限饷银三十万,
  西商犹自少离家。
  这是明清时的一首《扬州竹枝词》,记录了山陕商人在扬州最繁盛的下关一带贩盐致富、雄霸一方的事情。明代小说家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小说里的富商孙富就是以山陕商人为原型的。类似此等的山陕商人进入明清文艺作品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西帮在当时经济社会中实力和势力之大。值得重视的是,在明清500多年间形成并叱咤商界的十大商帮中,只有西商是唯一的跨省组合的商业集团。
  朱元璋灭元建明后,蒙古残部在漠北仍惦记着中原。于是,朱明政权不得不在西北边境进行最严格的布防。沿长城设立的九个边关中,其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个边关都在陕西一带,后来又在固原设立了“三边总督”,统领20万兵卒和10万匹战马。数量如此大的士兵和马匹,自然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来维系。为转嫁政府的财政危机,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实施“食盐开中”新政,允许商人向边关送粮换盐引。这是国家在食盐这一专控物资上的“国退民进”政策,因为当时安徽的淮盐价格昂贵,很多商人就把橄榄枝抛向了向边关送粮换盐引的新政。
  占据地理优势的西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他们很快就成为先富起来的一个利益集团,以至于很多农民看得心急眼热,也纷纷进城经商、卖粮贩盐。有数据为证,在明永乐皇帝在位的21年间,陕西官方粮仓库存1100万石,可保障边防三年军粮的开支;到了万历年间,西安府的存量仅次于上海的松江府,位居全国第四。相比之下,山西本来粮食产量就不高,做盐引生意的晋商要先从山东买来粮食,再将粮食转到边境换盐引,无形中就比秦商要多了道手续。开中制让秦商成为纵横全国的商帮。据扬州《新城记》所载,陕西富平商人李月富是第一个到扬州经销盐业的秦商。他联合很多资金微薄的小商人一起合作,在扬州做起了用粮食换取盐引的买卖,开创了股份合作的模式,标志着秦商进入有规则的买卖阶段。
  盐业成为当时秦商的主打产业,除了扬州,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投资开设井盐的资本,十有七八都来自秦商。到雍正年间,秦商成为左右自贡盐场的最大的资本集团。甚至可以说,是秦商一手打造出后来闻名全国的自贡盐业。霸气的秦商,还集资5万两银子在自贡建了座船形的西秦会馆,寓意要“将四川的银子运完”。
  山陕商人利用“特区”优势贩盐的买卖,很快就受到了一项新政策的严重干扰。弘治五年(1492),户部尚书叶淇将输粮换引的“开中法”,改为以银换引的“折色法”。直白地说,就是商人不必送粮到边关换盐引了,从家里拿上白银就可以就近购买盐引了。
  “折色法”让西商折了财,却让徽商得了利。明清时,两淮是国内最大的盐产区。两淮盐运司所在地扬州,因为各地盐商的到来而熙熙攘攘一片繁荣。
  “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看世界的。”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古今中外商业的大秘密:眼光决定财富。对于商人而言,谁能及时发现并准确把握住瞬间即逝的商机,谁就可能成为财富的新主人。那么,商人们该去哪里把藏着的商机找出来呢?来自陕西三原的梁家,用家族百年的实践,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紧跟形势,赚政策钱。
  (连载48)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