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家堡村史馆 闫志兴展示社火演出道具 汪庆荣介绍秦腔曲谱和唱词 朝廷赐给张雪川的道碑 本报记者祝嘉
徙居深山自强不息
记者来到闫家堡村,恰逢村里猕猴桃丰收,农户和客商你来我往,穿梭于田间地头和大街小巷,把一筐筐、一箱箱猕猴桃销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谈建怀热情地说:“欢迎来到闫家堡村!我们闫家堡人自古踏实肯干,如今依靠辛勤的劳动日子越过越好。”
在与谈建怀和村干部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闫家堡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夜,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据史料记载,此次地震“声如万雷,川塬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奏报死者在八十三万以上,不知名者复不可数。”地震还引发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关中大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一片凄惨景象。
为拯救黎民、重建家园,朝廷下旨将东部地区的人口西迁至关中地区。有一支闫姓氏族沿渭河而上,分三批依次在武功、眉县、陇县定居,其中,进入眉县的闫姓氏族长老,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比较,最终带领族人把家安在了太白山汤峪口,他解释说:“山高水长寿也长,繁衍生息当自强。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高山有远亲。”
闫姓氏族在太白山最早落脚的地方叫闫家沟,据说是他们当初安营扎寨时给此地起的名字。闫家沟是一个瓢形山坳,沟两旁怪石嶙峋,沟中央有一洼水池。闫姓氏族在这里垦荒屯田、艰辛创业,在这条荆棘遍野、荒草丛生的山沟里,开辟出二百七十亩山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闫氏儿女。
村子大了,人口多了,匪患也随之而来。为了抵御侵扰、保卫家园,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闫姓氏族与邻近的张陈村各氏族联合修筑城堡,各大氏族出人出力,经过一年两个月,城堡竣工,定名“闫家堡”。闫家堡长约100米、宽约80米,城墙高约15米、宽约3米,城壕宽约7米、深约5米,城堡设东、南两个城门,平时大门紧闭、吊桥升起,将城堡内外隔成两个世界。城堡建好后,闫姓氏族举家迁至城堡,直到上世纪70年代,依然有人居住其中。
举人兄弟成就佳话
闫家堡人以耕读传家,村里至今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张雪川、张溪川,文状元来武状元,母亲守寡养儿难,上厨做工不收钱,只求一日三餐饭,允许两娃把书念。”讲的是一位母亲培养出文武举人兄弟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闫家堡村有一户张姓人家,父亲因病早逝,留下母亲和两个儿子张溪川、张雪川兄弟。为了更好地抚养幼子,母亲去邻村的肖家当佣人。这位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深得肖家人信任和敬重,女主人亲切地称她“妹妹”,并把她的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与自家的孩子一起抚养、一起教育。
受母亲勤劳精神的影响和鞭策,张溪川、张雪川兄弟在学习上格外认真刻苦,两人聪明伶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能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业进步很快。同时,兄弟俩还经常一起演练拳脚、骑射本领,做到了文武兼修并举。数年后,他们参加府试,双中秀才,参加省试,又分中文武举人。消息传回家
乡,大家都为兄弟俩高兴,也
由衷佩服他们母亲的教
子之道。
后来,哥哥张溪川
受朝
廷委派,镇守边
关,抵御外敌,成为朝廷重要的军事人才,被后人称为镇边公;弟弟张雪川则参加殿试,考中二甲恩科进士,获得在翰林院学习深造的机会,后被朝廷例赠武略骑尉。
张溪川、张雪川兄弟功成名就,不忘当初肖家的帮扶之恩,为肖家立了三通感恩路碑。他们在家乡弘扬正气,倡导村民崇德向善,并教育年轻人刻苦学习、用功读书,从小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闫家堡村张老妇人教子有方、张氏兄弟双中举人,成为当地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清道光年间,眉县乡贤舒德禄在其著作《知名要言》中,盛赞张溪川、张雪川的母亲张老夫人称:“汤峪存知己,勤劳一生足堪女中表率;庵岭渺嗣音,忠厚毕生实乃邻里楷模。”
秦腔社火流传数百年
在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闫家堡村民间艺术得以绽放芳华。
在闫家村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闫家堡,有碑记,一台社火一台戏。男女老少爱秦腔,哑巴也能唱两句。”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能反映出闫家堡人对秦腔的痴迷和热爱。据村民们讲,闫家堡村的秦腔戏班历史悠久,先后推出了一大批秦腔艺人和秦腔剧目,如今,有记载的秦腔艺人有20余人,剧目有48部。《陕西省戏剧志》记载:“中华民国时期,西路秦腔受到宝鸡西府广大群众欣赏喜爱,故西路秦腔戏班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时,在眉县华庆班的带动影响下,民间戏班以闫家堡、孙家塬两家最为出彩。”
闫家堡戏班虽是业余剧团,但却以精湛的演技在十里八乡享有盛誉,曾先后在宝鸡各县及杨凌、咸阳以及甘肃地区巡回演出,深受当地戏迷的好评。以前,闫家堡村戏班每年受邀赴外地演出数十场,每逢大戏出门,全村鞭炮齐鸣、鼓乐同奏,乡绅在“秦腔门”设下酒坛,给出征的戏班饯行,村里男女老少也拥至村头、夹道相送。
今年67岁的闫家堡村村民汪庆荣是闫家堡戏班最后一任琴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为了办好戏班,毅然辞掉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秦腔的研究与表演,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秦腔音乐人”。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秦腔艺术,汪庆荣还创办了戏校和剧团,并通过微信群的形式,向本村及周边秦腔爱好者教授秦腔演技。
闫家堡不仅是“秦腔村”,还是“社火村”。闫家堡社火可以追溯至明代末期,其时,每逢春祈秋报,村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社火游演,四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闫家堡社火最著名的当数“马社火”,据今年75岁的社火艺人闫志兴介绍,每逢马社火演出,百余匹战马昂首阔步,数百名演员精神抖擞,在全县逐镇逐村地走过,引得孩子们跟在后面唱起童谣。
如今,闫家堡社火已不复当年风光,只有那首童谣依然在村里传唱:“好好好,妙妙妙,闫家堡社火真热闹。愣娃敲家伙,蛮娃踩高跷,黑娃牵骡马,白娃装社火。枪如林,刀出鞘,旌旗招展把天罩。人又喊,马又叫,十里立板庵岭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