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一个种粮大户的供给侧改革
——农民孟五长调结构、蹚市场侧记

  本报记者孙海涛
  9月,关中平原绿毯似的玉米田一望无边,随风摇曳。中秋节那天,天刚蒙蒙亮,岐山县益锋村57岁的农民孟五长就带着他的“兵马”,在青纱帐前摆开阵势。
  五辆大型收割机做“先锋”,20余辆载重20吨的大卡车随后“压阵”。孟五长满是老茧的手向下一划,大吼一声“开——收——啦——”。尾音未落,五台大型收割机轰鸣着冲进玉米田,成排的玉米被风卷残云般切断、粉碎,流水般喷入紧随其后的卡车车厢……1000亩青纱帐,老孟的“兵马”将在三天内收割完毕,并运到百里开外的大型养牛场。
  这1000亩地,秋收玉米冬种麦,在“种粮不易卖粮难”的当下,老孟作为宝鸡唯一被农业部授予“种粮大户”的农民,却每年获利百万元。老孟凭啥能让黄土地流金淌银?青纱帐旁,老孟弹弹一身玉米碎屑,说出了一句时髦话:“凭的就是‘供给侧改革’。”
  “调”得出的硕果“搞农业就得‘精准种植’”
  农产品有量无市,“增产”不“增收”,这些困局近年来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卖粮难”也时有发生。孟五长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九连增、十连增、十一连增,十二连增……国家粮食库存大了,不‘去库存’怎么行?”孟五长觉得,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去库存”,关键在于一个“调”字,靠调结构去“精准种植”,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种了大半辈子粮食,十年前,孟五长也曾被市场逼得不知所措。那一年,小麦丰收了,割麦、打麦、扬场,颗粒归仓,辛苦一季算算账,1亩小麦赚不了几个钱。怎么办?听说小麦良种价钱高,老孟动心了。
  “咚、咚、咚……”孟五长试着敲开了岐山县种子公司办公室的门,毛遂自荐地说道:“听说咱这寻人种麦子良种哩,我能行!”凭借勇气和自信,老孟在签订了合同后,拿到了第一笔良种小麦订单。那一年,他在流转的500亩土地上,全部种上了优质小麦“小偃22号”。同是风吹日晒,同是辛苦一季,老孟的小麦,每亩地比别人家足足多收入200多块钱。
  老孟种出的“良种”被县种子公司一眼相中。2012年,老孟种地的胆魄更大了,通过流转土地,他承包下1330亩土地种起了小麦良种,并连年和种子公司签订“良种”订单。然而,小麦赚钱不少,玉米价却一跌再跌,这又让他犯了难。老孟在思考,能不能在玉米上再“调一调”?
  听说市上的乳品企业收购青贮玉米作饲料,他再次启程,诚恳地敲开宝鸡蒙牛、得力康等知名乳品企业的大门,拿到了种植青贮玉米的“牛饲料”订单。这些年,玉米市场饱和价格“跌跌不休”,牛场饲料紧缺,青贮玉米价格却蒸蒸日上,老孟腰包又鼓了不少。
  不走寻常路,种粮有出路。老孟的“精准种植”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掰”得清的效益“牛和‘铁牛’耕出两重天”
  老孟满手老茧,与普通农民没啥区别,但衣服上却常有斑斑机油,像个机修师傅。为啥?旋耕机、硬茬播种机、大型喷药机、大型拖拉机……大大小小几十台农业机具,老孟的“铁牛”已经组成“牛群”。
  “上千亩地,靠‘锄禾日当午’谁扛得住!”老孟大手一挥,伸出四根手指:“四个人,我、老伴、儿子和儿媳,有了这些‘铁牛’,种地这事,就简单多了,也快乐得多!”
  的确,这些年除了三夏和秋收农忙需要雇些帮手,这四个人就足足种下了千亩粮食。
  6月中旬,麦收完毕,两台大型拖拉机开进地里,机器轰鸣中耕地、播种玉米一次完成,一天能播300多亩地;7月,玉米一竿子高了,大型喷药机开进地里,展开宽达12米的两翼喷药管,一天能打药150亩;9月,青纱帐里,老孟雇来大型收割机和卡车,一家四口当起指挥员,不但三天就能完成秋收,还能顺势用旋耕机完成土地深翻;国庆节刚过,又是大型拖拉机打头阵,三四天就能播千亩小麦;11月,绿毯似的麦地里,大型喷药机再次大显身手;次年5月,喷药机再出动“歼灭”一次小麦吸浆虫;6月初,麦浪翻滚,大型收割机撒着欢儿开进一望无际的麦地……机械化的广泛使用,让老孟种地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大幅提升。
  机械化不但效率高、省人工,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对“土”下药。老孟专门请来西农大的科技人员,对自家田地中的土壤成分进行专业检测。土壤缺啥元素,他就通过这些大型机械给土壤“补”啥。如此一来,他生产的小麦良种粒大饱满,青贮玉米比别人家的高出一头,价格自然也“高人一等”。
  每当“铁牛”归库,老孟就把这些“老伙计”擦拭得锃亮,保养得没有一丝毛病。他打趣地说:“耕牛变‘铁牛’,种地不发愁。”
  “蹚”得开的前路“让‘面朝黄土’更赚钱!”
  麦子黄了一茬又一茬,玉米割了一季又一季,如今,孟五长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年年有订单。作为老牌种粮大户,老孟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十分明晰——品种够好,数量够足,机械化程度够高,市场缺啥他种啥。
  在乡亲们看来,老孟是能人,家人住小楼,外出开轿车。然而,在儿子孟云飞看来,父亲的种粮大业确有其天然的“天花板”上限——“这么搞下去,的确不愁卖、卖得快,但却很难做到‘卖得值’!”
  孟云飞,35岁,相比于父亲,他不但是一名庄稼好把式,而且通过培训深造,成为一名持证高级职业农民。如何让农产品“卖得值”?今年麦收过后,孟云飞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办一家多元化发展的农业生态合作社”。
  父子俩彻夜长谈,两辈人的思想碰撞出新路径的火花。老孟一拍大腿:“干。”今年7月2日,在老孟的大力支持下,孟云飞流转土地1300余亩,吸纳包括部分残疾人和贫困户在内的多名社员,成立了岐山县第一个生态种植合作社。
  儿子“翅膀硬了”,要自己蹚路了,老孟很高兴。他提醒儿子说,未来的农业种植注定是“供给侧改革者胜”。因为新成立的合作社业务不但包括小麦、玉米等谷物种植老本行,还包括水果、蔬菜等多种种植,未来更会在有机种植、收购销售、深加工上做文章。想蹚开市场,唯有面向市场“先想一招,先走一步”,才能真正让“面朝黄土”更赚钱。
  国庆节前夕,老孟的千亩玉米收割完毕,各个养牛场利索地结清了款子。老孟用“供给侧改革”的眼光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普通小麦收购价是每公斤2.26元,而自家的小麦良种收购价达到2.68元;普通玉米收购价每公斤约1.4元,一亩地从下种到收获,忙活几个月就赚六七百元,而青贮玉米地头收购价达到每吨240元,今年亩产能有3.5吨。算算总账,今年自家毛收入200万元不在话下。
  “我没啥文化,‘供给侧改革’这个词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老孟说,但就是这个时髦词,却是自己这十几年“土里生金”的秘诀所在,他相信,未来这个词,同样会让儿子和乡亲们在土地里刨出更多的“金元宝”。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