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江
在陕西省千阳县,有一位延安时期曾在新华社工作过的离休老干部,他叫李兴邦。
9月18日下午,我与小学初中时的同学李央央(千阳县检察院退休干部)一道,前往千阳县城东郊的县医养中心,拜访李央央的父亲,今年98岁高龄的李兴邦老人。
李老身材不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非常健谈。特别是说起当年在延安清凉山时的往事,老人兴奋不已,侃侃而谈。他时而沉思回忆,时而详细介绍,让人完全没有他已年近百岁的感觉。
李兴邦老人1921年4月19日出生在山西省隰县农村。他的父亲做豆腐的小生意。1935年李兴邦从高小毕业后,就在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1938年7月,李兴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天,李兴邦经晋西南地方党组织介绍,首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中央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时,陈云同志给他起了化名“刘维清”。不久,组织先后两次派他到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的“安吴青训班”学习,第一次学了一个多月,第二次学了两个月。中央对青训班非常重视,由朱德总司令兼任青训班名誉班主任,班主任是冯文彬同志,副班主任是胡乔木同志和李昌同志。李兴邦回忆说,他在青训班学习结业后,就留在了青训班总务处下面的邮政代办所工作。
1940年5月,“刘维清”回到延安,被组织选派到军委通信学校(时称“延安通校”),学习了一年的无线电收发报技术。当时负责这所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是我党我军著名的无线电专家王铮等同志。
1942年11月,“刘维清”学习结束后,来到清凉山上的新华通讯社,开始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当时社长是博古同志,负责电务的是张可曾同志。他在这里一直工作到1947年3月中旬。我军主动撤出延安时,他随新华总社大部队跨黄河,越太行,经山西,到河北,最后由西柏坡进入北京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刘维清”才改回了李兴邦的原名。1949年12月,李兴邦随部队进军大西南,来到山城重庆,担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电务组股长,负责接收国民党中央社的通信器材。1950年6月,李兴邦调任重庆电信局北碚营业处主任,从此离开新华社,进入邮电系统工作。
李兴邦回忆说,他从1942年下半年到1950年上半年,在新华社工作了8年时间,其中前5年都在延安清凉山上,从事报务工作。1942年11月至1946年11月,在新华社二科(新闻台)做报务员,主要任务是抄报,白天接收国内各地新华分社以及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晚上信号干扰少,接收国外各大通讯社的新闻,主要有美国的美联社、苏联的塔斯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以及德国海通社等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稿件,供新华社和报纸(主要是《解放日报》和《边区群众报》等)采用。那个时候,人员少,任务重,白天黑夜工作都很忙,根本没有上下班之说,都是什么时候任务完成了,什么时候才下班,而且往往夜班比白天忙。虽然工作很忙,生活非常艰苦,吃的是小米饭,但大家非常愉快,当时大家的口号就是“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做亡国奴”。除了干好本职业务工作,还要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当时,他们在清凉山上住的窑洞外面种了一些菜,菜种子是王震同志从南泥湾带回来的,有白菜、萝卜、西红柿等。他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看到和吃上西红柿的。记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那天晚上,他正在上夜班,后半夜下班时,站在清凉山的边儿上,还能看见山下延河畔和大街上灯火通明,人们在欢天喜地地庆祝抗战胜利。
1946年12月,李兴邦调到新华社三科(联络台)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强与各个解放区和部队新华分社的联系,接收他们发来的稿件和有关请示材料,并向他们发送总社的稿件和有关工作指示,工作紧张有序,整天忙忙碌碌。老人乐呵呵地对我们说:“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成就感!”
1947年3月,蒋介石、胡宗南集结近三十万兵力进攻延安,而当时我军在陕北的兵力只有不到三万人,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主动撤出延安。李兴邦说,新华社只留下几十个人,由范长江副总编带领,组成“四大队”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而新华总社大部分同志由廖承志社长率领,跟随刘少奇、朱德等同志领导的中央工作委员会跨越黄河,进入华北,“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他们3月17日晚上离开清凉山,两天后敌人大部队就扑进延安,占了一座空城。一年后的1948年4月22日,我军就胜利收复了延安。
李兴邦老人说,他在新华社工作了8年,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是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经历和见证了党中央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新华社由弱小走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管理的重要历史时刻。清凉山艰苦而紧张的战斗岁月,让人永远铭刻在心,难以忘怀。
1951年初,李兴邦从重庆调回北京,到邮电部工作直到1958年4月。这期间,他担任了一年的邮电部招待所所长,1954年经组织选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进修一年(大专学历),其余时间都在邮电部人事司(后改名干部司)工作。
1958年中央部委调整精简时,需要部分同志下到省区加强基层工作。当时在邮电部干部司工作的李兴邦主动提出,他在陕北工作了近10年时间,很有感情,希望组织安排他到陕西去工作,得到组织批准,他再次回到陕西工作。适逢1958年国务院决定陕西省由过去的100个县区减少40余个县、合并成大县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兴邦被陕西省邮电局选派到宝鸡市的陇县邮电局担任局长、党支部书记。1961年底陇县、千阳分设时,李兴邦又调任千阳县邮电局局长,1970年他参与筹建了县面粉厂,1973年担任了第一任千阳县电力局局长,直到1979年底离休。1983年经宝鸡市委批准,李兴邦同志提为县处级待遇。
千阳县老干局提供的档案材料中写道:“李兴邦同志参加革命较早,经受过长期革命锻炼,无产阶级立场坚定,政治上是可靠的……”他还先后参加过青训班学习、军委电信专业学校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等,长期担任基层领导工作,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李兴邦老人说,他从1938年在家乡入党、参加革命,到今年已经整整80年,一辈子听党的话,一辈子跟着党走,这一点,从来不含糊,从来不动摇。现在他年近百岁,身体没有大毛病,主要体会就是心底坦荡,平时注意保养,就有利于身体健康;现在每天看看报纸、杂志和一些书籍,晚上坚持看新闻联播,世界大事、国家大事,都能知道一些。早年在安吴堡待过,听说有作家写了名为《安吴商妇》的长篇小说,就让儿子买回来一本,翻着看看。睡觉一直比较好。吃饭也还可以,以清淡为主,不吃辛辣和太凉的东西。一辈子不抽烟,适当喝一点酒,酒量不大(夏秋季每天晚上喝一小盅红酒,冬春季每晚喝一小盅白酒)。前些年走路多些,近几年岁数大了,就在楼道和院子平路上拄着拐杖散散步,以不觉着累为好。过去,他还常练练书法,这几年不用毛笔写字了,偶尔写几个钢笔字。
老人对我们说,他和老伴王瑛1938年在山西老家结婚,1947年初接到延安,老伴后来跟着他随部队到河北、进北京、来陕西,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85岁去世时,他那年88岁。说到这里,老人语调轻缓,显然动了情。“好在孩子们都懂事,很孝顺。”老人欣慰地说。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他在市里的一个老年公寓住了8年,今年回到千阳,住进新建起的县医养中心,一个人住在一楼边上的一间屋子,一日三餐都由保健员送到房间,衣服也不用自己洗,老人们有时聚在一起说说话、下下棋,挺好的。
李央央的妻子、李老的儿媳妇张亚平,给我说了一件前几年发生的事:有一次,老人在街上看到有人佩戴的小徽章不错,一问是党徽,他回来后要求给他也找一枚,他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当然应该带头佩戴党徽。张亚平为老人找来了一枚党徽,连同一本新党章交给他。老人非常高兴,当即把党徽佩戴起来,走到哪儿都戴着。
最近,李兴邦老人经县上有关部门推荐,参加了由宝鸡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宝鸡市委老干部工作局、宝鸡市老年事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宝鸡最美老人·幸福长寿老人”评选。推介词中说:“他虽年已近百,但他依然头脑清晰,精神矍铄,始终保持着老革命者的精神风貌。他不忘初心,永葆晚节,始终秉持离休不离党、党员本色永不褪色的信念。他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一日不学习,三日不安;关注社会,奉献爱心,汶川、玉树地震后,他捐款2000元,每闻各地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他都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进行捐助,近年来他先后捐款8000余元,人们称他为‘爱心老李’;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懂得珍惜自我,他对家人和同志怀有一颗包容之心,他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访谈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老人仍兴致勃勃,不显得劳累。老人还用签字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永远难忘延安清凉山的战斗岁月98岁老人李兴邦2018年9月18日。
9月19日上午,我和李央央同学又前往千阳县医养中心,请李老审定本文初稿。我们到中心的时候,李老正和10多位老人一起,在一楼大厅做早操。做完操李老回到房间,坐在沙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稿子,3000多字的稿子,他看了20多分钟。看完后,李老说:“事情说清了,就是这样子。”他还在稿件首页上面签字:情况属实李兴邦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