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贫困村的嬗变
——凤翔县柳林镇汉封村精准脱贫纪实
    王永才(右)与驻村干部讨论广场绿化事宜

  

本报记者裴兴斌

  距离县城仅19公里,但因道路不畅、交通不便,有的村民一辈子没去过县城。因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村里有30多个光棍。村民房屋乱搭乱建,到处都是脏乱差。全县160个村,这个村年年考核倒数第一。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
  这是凤翔县柳林镇汉封村2014年前的真实写照。
  然而,仅仅过了3年,汉封村成为全县第一批脱贫村,并连续两年被评为脱贫示范村、省级卫生示范村。如今,汉封村成了全县的“明星村”,前来参观、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
  汉封村的巨变,一是缘于党的扶贫政策,二是因为有了一个过硬的带头人。
  这个带头人名叫王永才。2014年,在县城经营一家建筑公司的王永才,在村“两委”换届中被推选为汉封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才从事建筑工程30多年,连续多年年纯收入都不曾下过30万元。来到汉封村当了村干部,一个月才2000元工资。然而,王永才为了给村上跑项目、争资金,开着私家车每月光油钱都不止1000元,迄今却没报销过一分钱。
  “我来汉封村不是为了钱。作为一名老党员,组织和群众信任我,我要为汉封村做点实事!”今年51岁的王永才说。
  汉封村穷,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二是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没有激发出来。王永才刚上任时,整个村委会办公场地只有90平方米,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当”。如今的村委会有了一座42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并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投资13万元给9个村民小组安装了无线电广播。原来的村委会一左一右有两个垃圾场,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如今全部被垫起后平整硬化,一个建成了1100多平方米的体育广场,设施齐全,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健身;一个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里面有走廊、凉亭、文化墙,供群众跳广场舞。以前,全村9个村民小组只有一条水泥路,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如今,全村水泥路有7条,村组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群众不走回头路就能把9个村民小组转一圈。修路过程中,由于资金缺口大,王永才自己出资4万元。与村组道路同步建成的还有52盏太阳能路灯,路灯的灯杆上都悬挂着鲜红的标语牌,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既能照明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全县各村都在学习效仿。路通了,灯亮了,村上又用仿古式青砖统一了沿路村民的前门墙,每家门前建起了5至10平方米的花坛,栽植了冬青、红叶李等花卉苗木。
  汉封村地处偏远,以前娃娃们上幼儿园要到邻近的董家河村或者县城,很不方便。去年,王永才通过多方争取,投资200万元建起一所公办幼儿园,不但满足了本村村民需求,还容纳了不少邻村的幼儿来入园。据凤翔县委宣传部干部介绍,这所幼儿园比县城很多幼儿园都高档。
  一系列组合拳、大手笔,让汉封村旧貌换新颜。“几个月一个变化,几乎每月都有外面的人前来参观学习!”驻村第一书记韩红章说。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自信心、积极性就跟着调动起来了。王永才趁热打铁,积极争取270多万元资金,使50户村民实现了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今年,村上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组织29户贫困户外出开眼界。“破天荒第一次!”二组贫困户石乖明激动地说。
  汉封村水利基础条件差,村民种庄稼基本靠天吃饭。以前,汉封村种植业基本以小麦、玉米为主,产量低,品种单一,亩纯收入也就200元上下。如今,全村发展肉牛92头、养羊100多只,通过与陇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栽植丹参92亩、柴胡37亩,亩产值可达3000元。村上利用农闲时间,组织青壮年劳动力定期参加县、镇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全年输出劳动力570多人次。新的支柱产业的兴起,使村民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汉封村的脱贫路上,并不是王永才一个人在战斗。除了全体村干部之外,还有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的一臂之力。自2016年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县委宣传部21名干部负责包扶66户贫困户,其中有两人常年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协助村干部争资金、跑项目。由于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如今已有48户实现脱贫。干部李志红包扶4户,其中3户是残疾家庭,还有1户是光棍。3年来,李志红不但随时跟踪包扶户病情,还多次开着私家车把病人送到县中医医院就医。干部王治文为残疾人乔书侠争取了一辆轮椅,还把自家一台闲置电视机捐给了贫困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