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出行方式更便捷提升市民幸福感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排队等公交车到网约车……种种出行方式见证着宝鸡巨变。
  市民出行方式到底有哪些改变?日前,笔者翻阅《宝鸡市志》找到了一些翔实资料。据《宝鸡市志》记载:“昔日,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民间运输以肩挑、畜驮为主,外出旅行全凭两条腿,妇女探亲、赶集则骑牲口,川塬区则坐牛车,过大河全靠木船摆渡。解放后,骑驴或坐牛车者渐少,骑自行车和搭乘班车者逐渐
  增多……”
  “年幼时,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赶集、走亲访友基本上都是靠步行,自行车已经算豪华的交通工具了。”56岁的赵红旗告诉笔者,当时,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三大件”风靡全国。那时候最令他得意的是,结婚时他拥有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自行车属于稀罕物,能有一辆自行车可了不得。”赵红旗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他说,当时物资匮乏,买自行车必须凭票购买,没有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所以,按那时的生活条件,结婚能备齐“三大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婚后,他还把自行车“精心打扮”了一番,不光给车座罩上套子,还把车梁用彩布裹了好几层。“主要是怕磨损,虽然只是一辆自行车,却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赵红旗说,有了儿子后,走亲访友,他骑着锃亮的自行车,儿子坐在前面的大梁上,妻子坐在后面,每次穿过巷子时,都会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进入21世纪后,小轿车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共享单车异军突起,人们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可以乘坐公交车、地铁、高铁、飞机……这些赵红旗都看在眼里,他说:“以前别说私家车,当年我有那辆自行车都已经很满足了,可是和现在比不了啦,儿子前年买了辆小轿车,想去哪就能去哪。”他的儿子赵乐给笔者分享了前段时间一家人去成都的见闻。“当时父母执意乘坐高铁,不建议我开车,担心会跑冤枉路。由于是假期,车票售罄,只好自驾前往。”赵乐说,自己一路用手机导航,用了9个多小时就顺利到达,没走一点弯路,父亲回家后赞不绝口,说不像他们那个年代,外出全靠纸质版地图,很不方便。“父母常年不出远门,成都的轻轨让他们大开眼界。”赵乐告诉笔者,此次与父母外出游玩,感触颇深,父母给他讲了很多故事。他们说,改革开放前,父母出趟远门很不容易,趁天还没亮,就要走几十里路赶到县城等车。而现在,高铁让距离变得更短,宝兰高铁开通后,早上还在宝鸡吃擀面皮,中午就可以在兰州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拉面。“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已不再是诗人笔下的美妙畅想,而是人们现在出行的真实写照。
  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开小汽车,折射出宝鸡的巨变。据统计,2008年,我市私家车拥有量为16830辆,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市私家车拥有量为277161辆。不难看出,如今,小轿车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代步工具,便捷的出行方式,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