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网络时代当心这些金融骗局
  

本报记者鲁淑娟

  网络金融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借助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网络渠道,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并巧立名目诱使受害人向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金融犯罪行为。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互联网实施网络金融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花样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近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为提高市民对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我市多家银行组织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网络金融安全知识。那么,常见的互联网金融骗局有哪些?又该如何防范呢?记者采访了银行业专业人士,请他们为市民支招。
  骗局一二维码被偷天换日
  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但扫码支付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张女士下班后打算骑共享单车回家,就用手机扫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不仅车锁没有打开,反而手机里的钱被转走了。原来,不法分子在共享单车原有的二维码上,贴上了其自制的二维码,这才使得用户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把钱转给他们。
  银行业工作人员介绍,不法分子通过替换商户的收款码、共享单车二维码、罚单二维码等方式更改收款账户,或发布隐藏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一旦受害人扫码支付,便可轻松获取受害人的钱财。另外,不法分子也常利用受害人难以有效区分“付款码”和“收款码”,从而骗取受害人的“付款码”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因此,市民要注意辨别“付款码”和“收款码”,不要泄露支付软件上的条形码、二维码和数字编码;在付款前,要仔细观察二维码有没有被替换,在扫描二维码后如出现要填写个人账户信息的情况,要坚决拒绝。此外,不要在用于网上支付的银行卡中存储大额资金,最好在手机上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骗局二理财交流群藏猫腻
  有市民反映,经常会接到一些陌生电话,声称免费推荐股票或要求加入所谓的投资QQ群、微信群,有的甚至还打着证券公司、咨询机构的旗号。对此,专业人士提醒广大市民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据介绍,个别不法分子或机构假借“某证券公司员工”或“某证券合作单位”等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投资者,声称了解投资者的近期证券交易情况或账户信息,骗取投资者信任,通过邀请投资者加入“某证券机构老客户QQ交流群”或“某证券微信交流群”,由所谓资深证券专家提供证券投资咨询等方式实施诈骗。一旦投资者出现亏损,就声称投资者亏损是其加入的会员级别不够,蛊惑投资者参加更高级别的会员组,缴纳更多的“会员费”。对此,专业人士表示,高收益、高回报都是骗子常用的伎俩,投资者面对这些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投资平台,不要随便加入各类投资群,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骗局三网购退款有陷阱
  陈女士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一件几十元的物品,因对物品质量不满意申请退款。经沟通,网店同意退款并指导陈女士通过某支付平台办理退款手续,款项很快就退回至陈女士的银行卡,但金额却为1万元。没多久,网店的电话也紧跟而至,对方声称由于操作失误而错转成了1万元,要求陈女士把钱退回到指定账户,否则就会报警。幸好陈女士警惕性较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未造成资金损失。经调查,在通过某支付平台办理退款时,陈女士实际上是点开了支付平台的贷款页面并操作成功,而不法分子却谎称是其退款操作错误,要求其退回,以此实施诈骗。专业人士介绍,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交易异常”等“退款”理由诱导买家开通支付平台的借贷项目,并以“错转”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将钱款退回至指定账户。由于不法分子能准确说出订单详情,很容易获取买家的信任并实施诈骗。因此,市民要提高警惕,网购退款时,一定要在电商平台的官方网站操作,仔细核对网址的真伪,切不可盲目轻信。对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链接、问卷要保持警惕,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
  骗局四充电宝里藏病毒
  除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也颇受市民的欢迎,如今一些商场、餐厅、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始向市民提供共享充电宝。然而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将木马病毒植入充电宝,一旦受害人连接充电,手机便会自动下载木马病毒,不法分子通过读取受害人的通讯录、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实施诈骗、勒索等非法活动。
  对此,专业人士提醒市民最好使用电源插座的方式给手机充电,谨慎使用公共场所提供的充电设备;如果手机在使用充电宝后出现“信任”选项,一定不要点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