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农”墨重彩写丰收
——宝鸡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探析

 

本报记者孙海涛

 
  这里,春来燕回花开,满目苍翠;夏来麦浪滚滚,椒香满山;秋来硕果压枝,金瓜飘香;冬来大棚座座,果蔬满仓……这,就是宝鸡农村的景象。华夏始祖炎帝曾在这里教民稼穑,首创种植农业。时光荏苒,新时代的宝鸡,农村经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创纪录的179.7亿元,真可谓“农”墨重彩写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宝鸡是一座懂得“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的城市。如今,行走在宝鸡乡村,从粮食种植、特色产业等“硬实力”,到人才建设、结构调整等“软实力”,这片1.82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幅壮丽的经济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振兴从“特点”到“特色”的大突破
  农村经济要发展,产业崛起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曾经有农业专家指出,宝鸡农村产业的短板,就在于“有特点,缺特色”。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却道出了宝鸡农业经济成长的症结。为此,近年来,宝鸡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开始着力实现从“特点”到“特色”的大突破。
  让我们来看一看2017年,宝鸡农业“特色”产业的一组成绩单:
  ——成功举办世界猕猴桃大会和全国蜂业大会,农业招商签约项目65个,陕果集团等一批著名现代农业企业落户宝鸡;
  ——“嵌入式”产业脱贫“宝鸡模式”将5.4万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得到省市领导肯定,引起中省媒体关注;
  ——一大批宝鸡农产品基地和品牌进入全国行列,“宝鸡蜂蜜”区域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通过部级评审,宝鸡被授予“中国优质蜂产品基地”和“中国洋槐蜜之乡”称号;
  ……
  “特色”二字,不只体现在一张张靓丽的金字“名片”中,更化作了农民收入“节节高”。
  2018年春节时,一副“节节高”对联就贴在了太白县靖口镇散军塬村贫困户柏保存的门前,对联写道“乔迁美厅步步起,喜居层楼节节升”。原来,这一年中,散军塬村广泛种植特色架豆、花椒、核桃,还引进了蔬菜交易大棚、中华蜂产业园等4个脱贫产业项目,多元化的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柏保存和众多贫困户都发自心底为“节节高”的生活感到高兴。宝鸡,一座有执行力的城市,为了让特色农业继续壮大,今年宝鸡又“大动作”连连。扶风猕猴桃,麟游、陇县、千阳苹果,凤翔中药材等5个万亩示范基地,上半年完成投资1.93亿元;千阳澳龙奶山羊快速繁育场建成投运,陇县绿能二期完成规划设计、和氏两万只奶山羊标准化示范场已经破土动工;全市共种植优质订单小麦65万亩,扩种杂粮2.07万亩,新增中药材3万亩,新建果园6.34万亩,新发展设施蔬菜5750亩、高山蔬菜1.2万亩……宝鸡农村产业,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从“特点”到“特色”的大突破。
  人才建设从“留才”到“聚才”的大步伐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正是产业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如今,宝鸡正在留人才、育人才、派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力,在广袤的乡村上演着一幕幕“群英会”。
  凤翔县城关镇马村29岁的小伙子杨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发展。这几年,他依靠种植树莓鼓起了腰包,不但自己年收入达160万元以上,还带动周边不少村民富裕了起来。很多人都说杨博是个人才,而他却说:“我是个农民,还是个‘职业农民’。”
  可别小看了农民前面的“职业”二字,杨博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前几年,杨博大学毕业后本来准备去外地工作,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了解到了树莓的广阔“钱景”。随后,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学会了树莓剪枝、防虫、销售等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继而放手大干起来。如今,他的树莓园已达百亩,经济效益一路看好,但他依然雷打不动地参加当地定期举办的农业种植培训班。“每次3天、每年4次,这些年政府组织的培训我一场也没落下。”杨博说。
  像杨博这样的职业农民正在成为宝鸡乡村一道亮丽的人才风景线。据了解,我市近年来已经培育职业农民近8000名。
  留住人才的同时,我市还在育人才和派人才上不遗余力。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全市开办网店3588个,上线商品1200余种,经营服务网点覆盖全市80%的行政村。据统计,仅2017年,宝鸡全市电商交易额就突破15亿元。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宝鸡市进一步扩大人才派出范围,共派出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科技人才141人,为近20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技术难题3000多个,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信息5000余条,为服务对象增收节支近8000万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乡村人才相较于普通农民,实际是一种“智能型”与“体能型”的对比。很明显,智能型人才将带给乡村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众多的产业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会集到乡村大展宏图,必将让宝鸡乡村的人才优势进一步显现,农村经济越来越强。
  科技引领从“支持”到“支撑”的大推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再被实践所证实,农村经济发展也不例外。近年来,科技与农业日趋紧密“牵手”,对农村经济起到的作用也正在由“支持”变为“支撑”。
  在太白县绿蕾供港蔬菜示范园,蔬菜该不该浇水?浇多少水?温度、湿度、光照怎么供给?园区负责人艾科平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一目了然。绿蕾供港蔬菜示范园办公室的电视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着每个大棚蔬菜的管理、生长情况。据艾科平介绍,园区已基本实现了智慧农业管控,从铺膜、起垄、喷药到移栽,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就拿现在的田间浇灌来说,他只需要通过装在手机上的控制软件,就能随时随地监控蔬菜灌溉和气象情况。
  在陇县奶山羊实验示范基地中培育出的“超级”奶山羊,日均产奶量达到4.7公斤以上,足足是普通关中奶山羊的三四倍。“一只奶山羊就是一棵‘摇钱树’,别看奶山羊几乎长一个样,但是产奶量却大不一样。如今奶山羊存栏量已经达到20万只以上,高品质奶山羊对我们县来说意义重大。”陇县畜产局局长王拴成说。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科技正在让宝鸡的田野“绿满田畴地生金”。与此同时,我市农业部门也在加大力度,进一步依靠科技的力量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600万元,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等7个市级平台,初步形成了“平台监管、基地示范、信息服务、品牌强化”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全市现代农业转型突破、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8年,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要求,宝鸡农业力争农业增加值达到19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22元。宝鸡大地,沃野丰饶,正演绎一部最美的“三农”传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