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每年9月至10月,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而副热带高压仍十分活跃,致使我市出现不同程度的连阴雨天气,气象学上称之为“华西秋雨”或“秋淋天气”。去年秋季,我市出现了长达54天的秋淋天气,绵绵秋雨,低温寡照,给我市农作物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当下,正是晚熟苹果的着色期,随之将迎来冬小麦的大面积播种,那么——
今年我市还有秋淋天气吗?
■本报记者韩强娃
   宝鸡处在华西秋雨范围约3年有一次强秋淋天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最著名的两句诗。诗人笔下描写的秋雨天气,在水文上表现为显著的秋汛,在气象学上则称为“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指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与陕南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9月至11月。“宝鸡处在华西秋雨的范围内,我市的秋淋天气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0月,随着绵绵秋雨落下,气温越来越低,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孟妙志说。
  宝鸡的降水以每年的夏季居多,秋季次之,冬春最少。而整个秋季的降雨,大多集中在9月份。此时,宝鸡的气候由初秋向仲秋过渡,西南暖湿气流还较为活跃,北方弱冷空气频频南下,致使降雨日大幅增加。
  “秋淋天气是正常的气象现象,宝鸡常年9月的平均降水量为114.5毫米,平均日照为125.7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则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气象灾害。”市气象台副台长韩洁说。
  在我市气象史上,最强秋淋天气出现在2011年的9月份。当年9月,我市降水量达到了382.9毫米,日照仅为30.2小时。而我市往年夏季的降水量为317.2毫米,该年9月一个月的降水量超过了我市历年夏季降水量的均值。同时从日照上来看,该年9月只有一天半有太阳,其余时间多为阴雨天。降水量第二强的是2014年的9月份,全月降水量为226.4毫米,日照64.4小时。而从秋淋持续时间来分析,2017年的华西秋雨出现得比往年都要早。秋淋天气开始于8月25日,结束于10月17日,秋雨期历时54天,全市降水量为232毫米,造成我市冬小麦播期推迟,苹果、猕猴桃糖分积累、着色均受到影响。
  孟妙志说,我市在华西秋雨气象范围内,比较我市气象数据,三年左右会出现一次强秋淋天气。
  今年秋淋天气弱不会出现连阴雨
  去年国庆节期间,记者去扶风县法门镇采访,看到一些果农把熟了的苹果拿到果园外面卖,果园地上铺了一地的反光板,即就是这样,苹果的品相还是很不好。在经历了去年秋季的严重秋淋天气,许多人担心——今年还有没有秋淋天气?
  “今年的秋淋天气来得比较晚,势力也比较弱,后期出现连续降水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韩洁说。
  按照之前中省气象部门的预报,9月上中旬,我省包括宝鸡在内将出现中等偏强的秋淋天气,预计降水量较往年偏多,提醒农民朋友须加强秋粮作物田间管理,防汛部门要做好防秋汛的准备。然而,进入9月份后,我市上空虽然每天都有云量,但并没有出现较强秋淋天气。从9月初至现在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市只有4天有短暂的降水过程,分别在9月2日、9月5日、9月9日及9月15日。其中,9月9日降水量较大,全市以小到中雨为主。据省市气象部门最新预报,9月19日我市有一次降水过程,雨量以小到中雨为主,气温将进一步下降,川塬区最低气温会下降到14℃,南北山区低温会降到10℃,早晚天气更为凉爽。接下来到中秋节前后,我市还会有一次降水过程,雨量以小雨为主。进入10月份后,上旬的旬末还有一次降水过程。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这是大诗人杜甫在《崔氏东山草堂》中写的名句。从此,“秋高气爽”一词经过时光的流转和打磨,成为描述秋天天气的代表性词语。孟妙志说,一般到10月中旬以后,我市的降水会明显减少,此前我市虽然有几次降水过程,但都非常短暂,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的连阴雨天气,并且不下雨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诗人笔下秋高气爽的感觉。
  对于今年没有明显的秋淋天气的原因,韩洁解释说,每年9月份,天气由热渐渐转凉,但暖湿气流势力仍然较强。同时,北方冷空气虽然势力不强,但活跃度较高,使得冷暖气流频频交汇,形成持续性连阴雨天气。而今年9月份以来,华西秋雨的势力和范围偏西、偏北,对我市造成的影响不大,因而我市的秋淋天气也较弱。
  天气有利秋粮收获墒情很好适宜秋播
  秋淋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影响最大。今年我市秋粮能否继续丰收?弱秋淋天气,对后期小麦种植的底墒有无影响?
  “秋淋如果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就会造成玉米生长期延长,该秋收时成熟不了。今年我市秋淋天气来得晚,且势力非常弱,对玉米等秋粮生长没有造成影响。”孟妙志说。
  日前,我市秋粮产量预报出台:市气象局结合春播与夏播以来农业气象条件、卫星遥感作物长势监测、秋粮作物生长状况调查和后期天气气候趋势预测等综合研判,预计2018年宝鸡秋粮产量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为平偏丰年景。
  市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何克杰说,6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夏播秋粮作物的主要生长期,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76.4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72.4毫米,今年为近20年来降水第二多年份。其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虽然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8月上中旬又出现伏旱,但综合而言气象条件很好,保证了我市秋粮的丰收。
  当前,我市麟游县、陇县等高山地区已开始种小麦。待国庆节前后,我市川塬区也将开始大面积种植。西府农谚,“麦出泥里秀”,意即种麦时土壤的墒情要好。那么,今年9月以来秋淋天气较弱,降水过程又短暂,会不会对冬小麦种植不利?
  “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何克杰说,夏收后我市降水十分充足,底墒非常好。进入9月份以来,虽然我市没有出现持续连阴雨天气,但降水较为频繁。除过前几次降雨外,预计9月19日我市还有降水,9月下旬也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底墒充足,表墒也非常好,对冬小麦的播种很有利。 
 

声音
多研究早预防
韩强娃

  秋淋天气的有无和强弱,看似是天气现象,实际上强秋淋天气带给人们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要下力气研究,做到早预防、科学预防。
  多研究方能避其害。宝鸡地处华西秋雨范围,大概3年左右就有一次中强度秋淋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其实,秋淋不仅影响玉米等大田作物,对设施农业的危害也很大。去年秋季,笔者到县区采访设施蔬菜的情况,由于秋淋天气光照不足,导致大棚内蔬菜生长缓慢,迟迟上不了市。我市是粮食主产区,苹果和蔬菜十分有名,要想减少秋淋天气的影响和损失,就必须下力气开展对秋淋、倒春寒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天气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做法,优化作物品种及加强关联性研究,真正找到适合宝鸡应对秋淋等天气灾害的做法。
  早预防做到科学应对。去年我市遭遇秋淋天气,别的苹果卖的是白菜价,但凤翔曹儒苹果价位依然是那么坚挺。为什么呢?他的苹果园内到处布的是监测设施,土壤是否缺水,园间气温达到多少摄氏度果树会生病等,一目了然,在天气灾害来临或病虫害将要发生时就做到了科学应对。同时,笔者到外地参观时,看到在蔬菜大棚间隙,装有光伏发电设施,当发生秋淋天气或冬季阴冷寡照时,做到了电补充光照和大棚取暖,极大地减少了天气的不利影响。靠天吃饭是一句老话,当苹果、蔬菜、花椒等经济作物成规模化种植时,就必须有一套应对各种天气灾害的科学手段和办法。首先要克服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树立起科学种植及预防天气灾害的信念;其次,在多部门携手研究的同时,善于利用和引进农业院校、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多种措施,让生产者及时掌握和熟练应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