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摇篮》连环画封面 人物资料:
伍真(1921年-1996年),陕西扶风人。1938年3月,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41年春,到中央妇女委员会工作。1945年8月,调至延安中央第二保育院工作,历任指导员、保教科长等职务。放弃舒适生活奔赴延安
1921年1月,伍真生于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年病逝,家中一贫如洗,母亲不得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慢慢地,家里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伍真也如愿进入学堂。
1937年,16岁的伍真来到西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刚来到学校学习的伍真,第一次接触到共产党人的理论和主张。这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她埋在心中最神圣的理想。
受到这种影响,当年,伍真就在学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伍真便奔赴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那时,伍真和其他20余名同学秘密结伴,打着“抗日救亡宣传队”的旗号,从西安出发。他们从西安到咸阳,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抗日救国宣传演出活动。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闯关越卡,最后到达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安吴堡。那里是共产党和八路军接待全国各地青年投奔延安的地方。
当时,胡乔木、冯文彬两位负责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随后便让他们参加了“先进青年训练班”的学习。
在偏僻简陋的“青训班”里,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吃的是小米,睡的是地铺。这些学生虽然对艰苦的生活有点不适应,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在这里,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精神生活的充实,感受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两个多月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要实现抗日救国的理想,不仅需要满腔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就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一支由800多名青年组成的队伍毅然踏上了通往革命的征途。
十几天的行军很艰苦。伍真他们累瘦了,脚板磨泡、流血、化脓了,但他们毫不气馁、毫不退缩。大家情绪十分饱满,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还唱起了自编的小调:
过了一山又一山,
上山不易,下山难哟,
嗨呀嗬,嗨呀嗬,
到延安终归有一天哪!嗨呀嗬,嗨呀嗬,到延安终归有一天哪!嗨呀嗬,嗨呀嗬……
就这样,一路高歌,他们唱到了延安。当看到延安宝塔山上的塔顶时,他们不禁热泪盈眶。大家忘却了行军的疲劳,忘却了双脚的疼痛,激荡的心在呼喊:“宝塔山啊宝塔山,广大青年抗日救国的革命理想,在您的召唤下即将实现……”
陕北的风沙,磨炼了他们的意志;而高原的干旱和急迫的行军,给他们带来了一身虱子。为了消灭这些黏在头发上的一缕缕白色虱子蛋和捉不完、洗不掉的“革命小虫”,伍真和几个女同学几经思想斗争,最后把头发都剃光了。顿时,俏姑娘变成了“秃小子”。但是,她们没有抱怨和懊悔,反而以能当“抗日花木兰”而自豪。延安的人民赞赏和疼爱这些女娃兵,为她们编了一首有趣的歌谣:
小八路,真敢闹,
抛亲娘,延安跑。
一身虱子,两脚泡,
讲卫生,剃秃瓢。
练兵场,杀声高,
小日本,要打倒,
新中国,定来到。
伍真她们听了十分高兴。因为这是延安人民给予她们革命最大的信任、鞭策和奖赏。人民的支持更坚定了伍真抗日救国的革命理想。誓死保卫孩子们的安全
1944年,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延安有大批干部奔向前线。由于第一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都满额了,无法再招收孩子,中央决定再建一所保育院。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翻山越岭、几经查看,选中了延安小砭沟的半山腰为院址。这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为防止孩子摔下坡,还在坡前修了栏杆。朱德对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在前方是革命工作,在后方也是革命工作,培养革命接班人同样是革命工作。”
1945年6月1日,延安第二保育院成立。当年8月,伍真来到延安第二保育院。当时保育院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从各机关抽调来的。20余名保育员,则是从冀中解放区动员来的女青年。她们当中,最大的也就20多岁,大部分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从院领导到所有工作人员,对保教工作一无所知,好多人甚至连孩子都没接触过,但这些不是他们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严峻的是孩子中流行病十分猖獗。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地区的封锁,这里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很差。麻疹、齿龈炎、结膜炎、角膜炎、肠胃炎、脑膜炎等流行病肆虐。孩子们最大的才6岁、最小的只有1岁,不是身染疾病,就是因为营养不良身体瘦弱。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医护工作者们边摸索、边学习、边工作,他们多次化险为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险恶的困难。在实践中,他们不仅摸索出了包括营养、隔离、消毒、空气、日光、卫生、医疗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健制度,而且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孩子们也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1946年冬,国民党反动派用了数十万兵力,准备大举向延安发动进攻。党中央指示伍真她们,必须带着140余名孩子紧急撤离延安。陕西边区地广人稀、生活困难,她们带着这么多孩子,在战火纷飞的寒冬里长途跋涉。
白天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只能夜走山路。过悬崖的时候,毛驴前蹄一滑,就滚落悬崖了。其中一个孩子从箩筐里摔出来,滚落悬崖,幸好被一棵树挂住,大难不死。
就这样艰辛地走了七八天,队伍来到陕甘宁边区绥德县东三十里铺村。瞭望的同志突然发现敌机从远处飞来,当即发出紧急信号。保育员和工作人员迅速从驮架里抱出孩子,跑向山洼、桥洞去隐蔽。来不及隐蔽的,就急忙扑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孩子,他们用行动实践了出发前立下的誓言:“大人在,孩子也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敌机俯冲下来扫射了一阵后扬长而去。幸运的是,大人和孩子毫无损伤。这是他们在行军路上经历的第一次生死考验。
11月下旬,他们来到晋绥解放区的柳林镇,受到贺龙司令员的亲切接待和关怀。由于继续前进,要通过敌人封锁线和一座终年积雪的绵山,贺龙便指示他们暂住在一所小学里休整,为来年开春后更艰苦的行军做好准备。
过汾河后,队伍又来到一座大山面前。这里到处是悬崖峭壁。盘山的崎岖小道又窄又陡,有的地方还覆盖着冰雪,攀上去立刻就滑下来。加上是夜晚,天很黑,何况还赶着驮着孩子的牲口。要攀登这样的山路,其难、其险,非身临其境难以想象。
后来,队伍又攀过危险重重的绵山。历时两年十个月后,在一天拂晓,他们到达了这次行军的目的地——晋冀鲁豫边区襄垣县南里信村。
140余名孩子,靠马背摇篮,最少的一部分走了三千多里辗转到达目的地;另一部分孩子经过海路,辗转六千多里才到达。这么小的孩子,这么远的长途行军,无一伤亡,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段行军中的故事,后来由徐庆东、刘超兰编成剧本,谢晋担任导演,拍摄成了电影《啊!摇篮》。不忘初心奋战教育一线
也是在保育院的工作,让伍真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伍真从事中小学教育,后来又从事大学教育。几十年来,她走到哪里,就把延安精神带到哪里。她为孤儿寡母找到温暖的依靠,教育失足青少年改邪归正,替遭遇坎坷的同志排忧解难……她总觉得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1977年,在纪念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逝世一周年音乐会上,伍真走上舞台,高唱《延安颂》: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当音乐再次响起,伍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往事一幕幕重现在眼前,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她在以后的岁月里,给十多万青年作过二百多次报告。每次报告,伍真都要放声高唱《延安颂》。人们称赞伍真:“她就像一团火,总是烧着。”
每当报告结束后,不少青年人跑到伍真跟前问:“您年轻时为什么要放弃舒适的生活,选择一条艰苦而危险的革命道路呢?”面对那些稚嫩的面孔,伍真总是回答:“是革命理想让我这样选择。列宁曾说,憧憬是前进的动力。抗日战争开始前后,为什么全国广大青年要‘提着脑袋’往延安跑?是什么样的憧憬推动着他们?革命理想。有了革命理想,就会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就是这样一份信念,让伍真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