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薇
正在变质的“朋友圈”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我们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以前许多人在QQ空间、微博记录学习工作生活,现在更愿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表达自我。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社会身份、审美趣味不同,在“朋友圈”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朋友圈”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况。
在市区冠森大世界上班的吕冬霞告诉记者:“‘朋友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商圈’、拉票圈。各种微商的产品信息让人眼花缭乱,不管和这个朋友熟悉不熟悉,都要求你给他集赞或者拉票,后来我只能屏蔽了这些人的信息,讨个安静。”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大四学生马雅璇说:“对于‘朋友圈’里的各种成功学,我比较反感,因为发布者所发的既非《名人传》级别的深刻文章,也非普通草根真实的奋斗故事,而是所谓《做到这十点,你就能成功》《成功人士必备的十个习惯》等很肤浅的文章,让人感觉毫无营养。”
我市某企业员工田健告诉记者,他是2013年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当时里面都是好友同学,大家时不时在“朋友圈”里发些工作生活的动态信息,比如“刚拿上资格证,很激动”“难忘学校美好时光”等,都是很正能量、很暖心的信息。现在随着自己的社交圈越来越广,“朋友圈”的人也变得复杂起来,发什么信息的都有,一个字——乱。有代购、微店、广告,还有晒美食、晒娃以及发牢骚的,看了半天,让人觉得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越看越空虚。
“现在的‘朋友圈’已经不是私人领地,而是公开场所,可有些人却在里面发泄情绪、抱怨生活,让人十分讨厌。”我市某汽车公司的职工张艳丽认为。
“最烦那种天天发自己吃喝玩乐照片的,感觉朋友特多,生活特丰富,到底热闹生活给自己带来充实感没有,只有晒的人自己知道。”医院职工魏永杰说。
很多人都有同感,“朋友圈”越来越商业化了,垃圾信息多、可读内容少;关注私人的状态多,关注公众的话题少,沦为某些人的个人秀场。
有人正在逃离“朋友圈”
手机不离手,成了现在大多数人的习惯,而有事没事打开微信“朋友圈”,刷一下好友动态,也是很多人的习惯动作。正是因为刷“朋友圈”占用了人们大量时间,所以也有人主动逃离“朋友圈”。
网友“咖啡鱼”告诉记者,“离开‘朋友圈’,是因为不想看到别人吃饭、旅游、看电影、受伤等干什么都发个信息。这些信息和我没有多大关系,是我想关心的朋友,我都会主动打电话联系。”
在银行工作的杨萍认为,“停用‘朋友圈’是因为太占用我的碎片时间,我的工作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刷这些信息。”
教师张欣除了用微信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已经好久不刷“朋友圈”了。她说:“微信里大多数朋友只是泛泛之交,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活展示在‘朋友圈’里,去博点赞或者认可,从中抽离出来,是想多读书,在现实中好好和家人朋友相处,感知生活的美好。”
想看的有用信息很难在“朋友圈”看到,想了解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常规渠道了解到,而不想在“朋友圈”展示自己,更不想被“朋友圈”零碎信息侵占生活的人,正在一个个逃离“朋友圈”。
哪种“朋友圈”受热捧?
去年初,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曾刊文表示:微信“朋友圈”,不像传统意义上只由家人和好友组成,而是由许多社会关系组建而成。“朋友圈”其实已经慢慢具有了媒体属性,所以微信“朋友圈”不是私域,而是一个公共场所。
既然是公共场所而不是私人领地,人们就要克制,不可任性为之。公共场所要讲文明、讲公序良俗,如果违背了良俗,“辣”了人的眼睛,甚至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就是十分不可取且有害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朋友圈”里发这些信息受人欢迎:第一类是公众关注度高的权威信息,这类信息都是转自权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等资讯,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类是关系城市发展以及百姓福祉的政务类报道,因为城市的发展影响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这类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城市发展的脉搏,和普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类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好文章,比如宝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年来宝鸡的主流媒体对本土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文章内涵丰富有深意,一经发出就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第四类是记录个人的阳光生活,这类“朋友圈”的发布者,发布心态并非表演式、炫耀式,而是真诚地记录自己认为值得纪念的事情,比如读一篇美文的感受、旅行的经验分享、体育运动的坚持、书法练习的心得等,让人感受到平凡人真切的生活;第五类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这类文章高屋建瓴,读完让人很受启发。
合力打造清朗“朋友圈”
在社交媒体异常发达的当下,每个人都会成为“媒体人”。发什么样的微信“朋友圈”,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志趣爱好。“朋友圈”作为公共场所,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其环境的清新。那么,我们该如何打造清朗的“朋友圈”呢?
市委党校行政管理与法学教研室主任宋婉琴认为,我们应该在微信“朋友圈”多表达正能量,对于那些偶尔出现的谣言、怨言等,应及时进行澄清、劝诫、制止;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在“朋友圈”进行展示,达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朋友圈”的任性行为,比如发布不当言论、造谣传谣、传播恶俗信息等,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记者了解到,上述行为一旦触犯了法律,我市公安部门将会依法予以查处,对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将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人士认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输出思想和感受精神生活的领地,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位,体现了个人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展现出每个人的格局和品质。只有我们提高审美情趣,拥有端正的“三观”,发布到“朋友圈”的信息才会是“汩汩清泉”,“朋友圈”也才会越来越清朗。
声音
在朋友圈传播正能量
王文静
除了晒图、晒状态,如今微信“朋友圈”越来越“精彩”,广告、抽奖、投票、鸡汤文……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不少人在利用碎片时间刷“朋友圈”时,却不知反被朋友圈“刷”了——时间被撕得更碎,还硬被塞进了不少糟粕。笔者认为,我们应在“朋友圈”传播正能量,还大家一个干净清朗有内涵的微信世界。
“朋友圈”是个社交圈子,一帧一帧的生活在上面被记录下来;“朋友圈”也是面镜子,不少人的丑陋面被展示出来,一些网络谣言和“毒鸡汤”暗自生长。由于朋友圈的许多好友都是生活中真实的朋友、熟人,出于对这些人的信任,所以谣言更容易被相信和传播,我们每一个人的随手转发、随意“拍砖”都是对谣言的放任,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也成了糟粕的传播者。
“朋友圈”需要正能量,我们应该好好经营。微信好友们常常通过晒在“朋友圈”的一言一行一图,重构着你的形象,揣摩着你的生活方式,但经营不是精心处理的图片、反复玩味的文字、处心积虑地虚构美好,而是正确对待和合理规划,和“朋友圈”保持合理的距离,让自己不要被网络“绑架”,用冷静理性的分析以及对法律的敬畏,成为糟粕的过滤者。
国家早已从政策层面发布相关法规,用文明法治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立规矩、扫障碍。其实,在技术演进之余,我们每个人能做的更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这是对“朋友圈”内容保持冷静理性的大前提;重视“朋友圈”这一方土壤,对内容进行甄别,这是“朋友圈”保持干净清朗最有效的做法,最终,“朋友圈”将折射出一个更聪颖的主人和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观点
宝鸡文理学院教师张文娟:
朋友圈应是一个文明的窗口微信“朋友圈”应该是一个文明的窗口,把“朋友圈”当作彼此分享经验与感受的重要平台,所发的信息应该来自于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感受,比如表达浓浓的亲情、真诚的祝福,还有学习进取的收获等。大家从这个文明的窗口里,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获取有用的信息。我想,理想的“朋友圈”应该就是富含人与人的关怀、鼓励彼此奋斗与进取、充满知识与爱的“朋友圈”。
(魏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