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水润宝鸡
第07版:征文•连载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西府德教碑里的师者风范
淡家村吴能操德教碑
玉池村谭善述德教碑
渭河边马乾六德教碑
六川店村强镇川德教碑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淡家村吴能操德教碑
本报记者巨侃
吴能操德教碑
吴能操学识渊博,桃李满汉中凤翔两府,人称“凤州先生”。
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是毗邻南山的一个古老村落。前些年,村民集资在村口搭起一座几丈高的魁星楼,很有些昭示八方的气魄。据传明清之际,淡家村共出了5名进士、11名举人、40多名贡生、300多个秀才。谈起村里流传的文化掌故,淡家村人吴正茂提起了一个叫吴能操的秀才。人都称他“凤州先生”,为啥这么叫?原来这位吴先生,在本籍凤翔府前后考秀才十几次也没考上,不得已,跑到邻近的汉中府继续参加科考。有人会问那汉中的秀才就好考吗?这就好比现在的异地高考,每个省的录取分数线标准都不一样。当时汉中府比凤翔府的教育水平要低一些,吴能操考是考上了,但这个秀才功名,比之凤翔府的秀才要差个档次,好比现在的二本和三本的差距,凤翔府的人不太认。话说吴能操回乡后,工作也不好找,只好到隶属于汉中府的凤州谋生。他跑到凤州一户大户人家打工,白天干些杂役活,晚上偷偷地看些书籍。有一次主人家要过大寿,请人写了篇祝寿词,主人看了不满意。正巧吴能操在旁边服侍,把那祝寿词索来看后说:“老先生若不嫌弃,我来拟一篇祝寿词吧。”主人不知他的底细,看这个外乡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说那你写来看。
吴能操将祝寿词一挥而就,不但字写得漂亮,文章也写得很精彩。主人阅后大喜,说:“人才呀,想不到埋没在这里!吴先生,你能否留在本地教授义学?薪俸我来出。”吴能操一口答应下来。
从此吴先生就在凤州教学,一教就教了几十年,桃李满汉中、凤翔两府;晚年回到家乡时,门下学生送过来一通德教碑,只见碑上大书“大恩师八品寿官槐庭翁吴老夫子德教碑”,落款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学生姓名。所谓“寿官”就是明清时期,皇帝提倡“敬老尊贤”制度,授予一些年龄八十岁以上,而且德行门风为社会所推崇的老百姓,是一种荣誉官职。这种官职非常难得,获得者必须要由乡民、宗族、士绅集体推举,县州府省各级政府筛选申报,最后由皇帝亲自恩准方可,而且名额非常稀少,只有皇帝下恩诏时才赐予。吴能操的教学故事是清代同治年间宝鸡的一段教育佳话。现今村里很多老碑或残或损或消匿,唯有此碑还完整地保存在淡家村一组。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