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人防专刊
第09版:医界视窗
第10版:广而告之
第11版:
第12版:今日高新
标题导航
|
我市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助推大发展
让群众健健康康地奔小康
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宝鸡市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关于公布举报电话的公告
关于全市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举报电话的公告
宝鸡市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组公布举报电话的公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群众健健康康地奔小康
——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亮点回眸
张宁
按照健康扶贫标准,集中力量对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进行救治,并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和重点人群健康签约服务——这是我市在地方病防治中的又一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地方病防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突出综合施策,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以后,全市未检出新发临床大骨节病病例;2009年以来,全市儿童甲状腺肿大患者检出率保持在5%以下,达到国家消除标准;2015年6个克山病区县和7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筑牢防控屏障守护百姓健康
“大骨节病困扰了我十多年,害得我干不了重活,行动也不方便,成为贫困户。多亏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做了大骨节病手术,给我报销了近九成医疗费,让我能够重新站起来参加劳动……”这是我市一位大骨节病患者的心声。
我市是陕西省地方病历史重病区,主要有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克山病和饮水型氟中毒四种地方病,解放前广为流传“喝了柳根水,粗了脖子拐了腿”“住高山、吃沟水、长瘿瓜得拐腿”,充分印证了过去地方病的流行状态。
稳扎稳打,步履坚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防治地方病工作作为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建立了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与组织管理体系,从1969年成立的宝鸡专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到2016年建立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模式,从“八五”开始连续制定宝鸡市地方病五年防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和防治任务。
(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几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地方病防治策略,注重宏观管理和强化措施落实,坚持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发动了多次地方病防治专项战役,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并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治穷致富、惠民工程、甘露工程、扶贫救助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在地方病防治历程中发挥了主导和核心作用。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在漫长而艰苦的防治历程中,我市逐步形成了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良好工作机制,在扶贫扶智、移民搬迁、改水改厕、退耕还林、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地方病病区倾斜;通过改种换粮吃杂等手段,不断改善群众食物结构;完善病情监测体系,加强常态化碘盐市场监管等,使地方病患者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存量不断减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0年前,我市12个县区先后建成省级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区。市疾控中心被表彰为全国“十二五”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市卫计局、市水利局等单位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通过综合施策,地方病新发得到有效控制,患病群众病情明显减轻,健康状况改善明显,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和智力水平显著提高。
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
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多次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扎实推进“健康宝鸡”建设,让群众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走在全省追赶超越前列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我市不断深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精准防治等政策措施,地方病防治工作亮点纷呈——
改善居住环境,让病区群众从根本上摆脱地方病危害。千阳县高崖镇柳沟村有114户人家,57户贫困户,村里饮水困难,而且水质较差。实施移民搬迁之后,县上投资10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了蓄水池、过滤池、净化池,更换了抽水设备,全面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从1998年起,我市实施易地搬迁50481户206410人。先后实施“甘露工程”“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重氟病区改水项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建成安全集中供水工程4025处,有效防止了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危害。
实施营养工程,让病区群众吃出健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市积极推广以“吃杂、补硒、改水、讲卫生”和“一盐防三病”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把握学生容易接受科学知识的特点,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自2011年开始在全市所有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提高了群众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技能。在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实施硒碘盐防治方法,定期开展碘营养监测,确保全市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水平。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扎实做好退耕还林、农作物改种换粮等工作,积极倡导吃杂补硒、食物多样化,对预防地方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好病情监测,夯实地方病防治工作基础。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我市基本完成了地方病防治专业技术服务由粗放到精准的转型,技术服务指标的应用日趋完善并常态化,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和可持续的地方病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反馈与信息利用等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为精准施策、提高地方病防治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展专项救治,帮助患病群众解除病痛。王继科,麟游县医院一名普通骨科医生,在承担大骨节病调查任务之后,不顾年龄大、天气异常的不利因素,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起早贪黑,踏泥泞、顶烈日,走过全县67个村,100个自然村,走访了200余名大骨节病患者,为他们的诊断、治疗、康复制定方案。他说:“作为骨科医生,看到大骨节病患者确实太痛苦了,今天有了好政策,我能帮他们一定要帮。”我市多次组织开展地方病防治专项战役,大骨节病患病率从最高时的6.78%降到现在的0.27%、早期阳性检出持续保持低位,全市地方病防治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新时代新挑战勇担当再起航
新形势、新任务、新征程。今年6月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地方病防治和健康扶贫工作会,全面安排部署我市地方病防治和健康扶贫工作,提出精准施策的具体方略。市长惠进才指出,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要求上来,将地方病防治与医改、健康扶贫、“健康宝鸡”的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举全市之力,精准施策,努力将地方病的危害降至最低,实现病区人民群众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新的一轮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已经起航。为扎实做好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和贫困地方病患者救治、救助、帮扶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市制定《宝鸡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到2020年,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危害。贫困地方病患者得到全面救治,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与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对具有手术适应症患者,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全部患者得到医疗救治,重症地方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随访。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方病患者及家庭全部得到救助与服务。病区县95%以上村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全市合格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所有县区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
目前,我市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正在进行中,2020年底开展终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地方病防治“十四五”规划,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今年6月,全市各级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专项调查摸底,夯实地方病防治工作基础。按照我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麻风病防治现状摸底调查工作方案》,遵循“不重不漏”原则,逐村、逐户、逐人摸底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准确掌握涉及地方病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科学分类,为精准施治和脱贫攻坚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市级还成立了地方病医疗救治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对各定点医院地方病医疗救治提供技术指导和医疗支援,以保障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的医疗救治规范、安全、及时、有效。制定下发了地方病患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指定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医院,各县区综合医院为县级定点医院,负责大骨节病等地方病专项救治工作,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知情同意”原则,制定诊疗方案、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市政府出台了《宝鸡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将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纳入重点服务人群进行签约服务,将大骨节病、中重度氟骨症、慢型克山病等患者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范围,实行年度门诊限额报销,持续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各县区安排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以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扶贫入户宣传为载体,广泛宣传大骨节病等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地方病患者救治政策,全面构建起“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的“五重保障”体系,确保地方病贫困住院患者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率达到80%以上。
不忘初心踏征程,牢记使命谱新章。我市将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持续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健康扶贫,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为推进“健康宝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