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放假,家长都希望孩子利用闲暇时间看看书充充电,读几本中外名著,提高一下文学素养,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根本读不进去,表示这些名著不是太高深就是太枯燥,总之离生活太远,让人提不起兴趣。家长们困惑:“几代人公认的文学经典,怎么到他们这一代就死活读不下去呢?”
其实,不只是孩子,如今很多成年人也有那么几本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既然是经典,为什么“啃不动”呢?
好书看不进去,其实无须懊恼
“这是我第三次看《红楼梦》,前两次都看了不到一回就放下了。”80后市民王心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红楼梦》是好书,必读、该读,但就是读不下去。”在她的书架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大名著”摆在醒目位置,除了《红楼梦》拆开了包装,其他三部还都裹着塑封纸。
手捧好书却死活也读不进去,内心一定是懊恼的、纠结的、遗憾的。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这也是“人之常情”。2013年,国内一家出版社曾做过一项调查,邀请近3000名读者评选“死活读不下去”的文学经典,结果“四大名著”赫然在列,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红楼梦》。此外,上榜的还有外国名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这些经典名著,都成了当代读者又爱又恨的“硬骨头”。
放眼世界,各国读者都能列出一个“不堪卒读”的书单。去年,法国一家媒体发起了一次“你从来没读完的小说”评选,结果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悉数入榜。法国读者表示,《尤利西斯》简直“杂乱无章”,《追忆似水年华》被人“扔到街上”,《百年孤独》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不断被厄运扭曲的世界”……
不只普通读者,就连文学大家也有死活读不下去的书,他们甚至从书到作者都“恨屋及乌”。托尔斯泰曾公开表示,莎士比亚根本不懂得描写人物,连第四流诗人都算不上。马克·吐温评价简·奥斯汀:“每次读《傲慢与偏见》,我都想把她挖出来,用她的胫骨打她的头颅。”伍尔夫谈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时说,前面两三章让她“兴味盎然,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但自从‘墓地’一幕完结后,我就开始觉得无聊、困惑、恼怒、恶心,为作者无边无际地写着一个猥琐的大学生挤痘痘而感到很头晕。”《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更是不留情面地批评同胞高尔基的作品说:“全文没有一个生动的词,没有一句话不是陈腔滥调;它充其量就是一堆粉色的糖果,沾了些为了让故事更诱人的足够多的煤灰。”
名著难以卒读,到底是谁的错
北宋大文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林语堂解释这句话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周国平则解释为,自己三日不读书,就会心生惭愧,羞于启齿,没脸见人。无论哪种解释,说的都是读书对于人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一本名著、一部经典更能让人受启发、受鼓舞、受教育,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进步。
我市中学语文教师“老杨”表示,当前,受潮流文化的影响,青少年越来越坐不住、静不下。相比于读书,他们更喜欢视频与游戏带来的新鲜、愉悦和刺激的感受。即使是读书,他们也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化、浅易化、感官化的阅读。“肯花时间、下功夫读名著的孩子不多了。”“老杨”深有感触地说,“去年,我让学生们自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读了原著,还有一半的人看的是电影、电视剧。”
所谓“名著死活读不下去”,“主观原因”当然存在,而“客观原因”也不可忽视。“死活读不下去”的文学经典排行榜刚一公布,立刻得到一批读者的“强烈认同”。在他们看来,名著“啃不动”,不光是读者的错,也许名著本身也有错。比如,《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有些复杂,《瓦尔登湖》的描写方式有些晦涩,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则因冗长而被戏称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90后市民李雨晨就总结出“啃不动”名著的三个“客观原因”:第一,语言难懂;像“四大名著”这类古典作品有不少文言文,不仅有大量生僻字,而且词组、句式也与白话文有很大区别,让人一下子难以适应。第二,人物繁多;一本大部头小说动辄近百万字,里面主要人物十几个、次要人物几十个,光是名字就不好记,何况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三,年代久远;即便是近现代作品,写的也是百十年前的事儿,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不同于今天,要完全理解还是有些费劲。“这三点说的都是中国名著,至于那些外国名著,如果没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嚼蜡。”李雨晨毫不讳言地说。
经典魅力永恒,选择因人而异
宝鸡“沐言堂”传统文化推展馆负责人蒋涛认为,如今,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繁忙劳碌中,渐渐“忽略”和“冷落”了名著,加之文化日益多元,名著这一传统文化自然受到新兴文化的冲击和排挤。“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爱读名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的渠道变多了。以前人们都读‘四大名著’,是因为那时只有‘四大名著’好看、耐看,现在不仅可看的书多了,而且还有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分流’,捧读‘四大名著’的人自然就少了。”蒋涛表示,“不可否认,名著都是思想的沉淀、智慧的火花,但当今社会,不应该只局限于在书本里学习,而应该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来充实自己。”
这意味着名著已经失去魅力,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质疑、被否定吗?当然不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雷乃·韦勒克说:“文学经典已经被牢固地确定下来,远远地超出怀疑者所容许的程度。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
2015年,有读者在网上抱怨《红楼梦》读不下去:“因为是‘四大名著’才去啃,但努力了大半年也没看完,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个人认为《李鸿章传》都比它有意思。”网友们纷纷好言相劝,有的说:“很多名著都是如此,刚开始读得人死去活来,很难提起兴趣,但用心读完后总是会发现闪光点的。”有的说:“看不下去可以先不看,不要逼着自己去看,以后什么时候又想起它来,再看再寻其滋味也不迟。”还有的说:“没必要那么教条,谁说非要看名著?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看书又不是为了‘装’。”
那么在今天,名著究竟应该怎样读呢?其实,鲁迅先生早已给出答案:“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插画: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