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烽火家属院 街坊楼里国防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张琼
    烽火职工的老照片。

    周辉、陈祥荣、谢培祥、杨国城、付育潼等人在住宅楼前合影。



    宝鸡清姜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山东人、上海人、江苏人、河南人、天津人等多地人会聚。在这里,你几乎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就连这里的菜市场都格外丰富,南方人爱吃的鱼虾和笋片,北方人爱吃的醋和辣椒面,都能买到。清姜聚集五湖四海人才的原因,是矗立在这里的一座座厂子:212、782、769、76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国字号”军工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在这里建成,全国各地青年人才在国家号召下来到宝鸡。769厂(曾用名烽火无线电厂、烽火机械厂,现名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就在此时扎根宝鸡清姜,宝鸡人亲切地称它为“41信箱”“烽火”。8月20日,烽火家属院内的谢培祥、杨国城、陈祥荣、付育潼、周辉等5位退休职工讲述了他们的青春往事。
  从五湖四海来宝鸡
  1956年10月,河南人周子英从驻广东的部队转业,带着10岁的儿子周辉来到宝鸡769厂筹备组报到,同批的100多人基本上都是转业军人。他们放下钢枪,拿起铁锹,投身到筹建国防工厂的劳动中。
  当时,769厂预选的地址是石坝河,筹备组在邻近的相家庄租了民房办公住宿。1958年,筹备组接到厂子上马建设的消息,厂址改到了姜城堡782厂和212厂之间;当时,一支铁道兵部队搬迁后在清姜留下了几大片平房,职工就住在营房里。转业军人们建设办公楼和厂房的热情很高,工地上红旗招展,打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一批批青年人才从北京、南京、西安、天津等地源源而来,他们有的是有资历的工程师,有的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有的是厂子特需的技术工人……好儿女志在四方,他们告别父母,背上行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8年,江苏南京小伙谢培祥、常州小伙杨国城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当时,谢培祥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本可以留在南京,老师询问他:“你是否愿意去大西北?”谢培祥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愿意去!”原来,作为一名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谢培祥已熟知,国家重点无线电厂就建在西北和西南,去大西北正是一展技术特长、为国家作贡献的好机会。于是,谢培祥、杨国城等23名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学子从南京出发。杨国城回忆:“先从南京坐轮船到武汉,再从武汉换小船去重庆,仅沿长江坐船就坐了三天三夜,到重庆后转火车去往成都,一路上走了一周。”
  为什么被分配到宝鸡769厂工作,谢培祥、杨国城等人却去往成都了呢?谢培祥解释,虽然当时烽火厂房等还在建设中,但厂里已经开始进行产品研发工作,和成都一家单位合作的1#产品研发正在紧张进行中。谢培祥、杨国城等人赶往成都,就是参与1#产品的研发。
  此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共向宝鸡烽火输送了6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这所学校不一般,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第一所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杨国城回忆:“学校专门培育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每一个系都有苏联专家任系主任。入学考试和政审很严格,层层筛选,必须是品学兼优的青年才能入学。”这些学子进入宝鸡烽火后,很快参与重要产品研发,参与了1#、4#等复杂产品的研发,产品经国家验收过关。他们在压力和刻苦钻研下,很快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成为烽火的核心技术人员。时至今日,厂里人还常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了不起!
  烽火除了有转业军人、无线电专业学子外,还吸收了来自山东、天津等地的青年才俊,五湖四海青年聚集的初衷一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防建设。
  江苏师傅的宝鸡情来自江苏泰州的付育潼说:“我们虽然祖籍不同、方言不同,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宝鸡,有共同的生活区——烽火。”如今,谢培祥、杨国城、陈祥荣、付育潼等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学子在宝鸡生活了近60个春秋,青春与汗水都融入了这片土地,相比越来越模糊的江苏老家,宝鸡带给他们的家乡情更为浓烈。
  1959年,21岁的江苏江阴小伙陈祥荣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来到宝鸡,他眼前的清姜很空旷、荒凉,一条泥泞的土路,只有两趟公交车通往市区。男职工宿舍在厂房对面的三层楼房里,有时加班晚了想回宿舍不敢独行,因为清姜夜间有狼出没。
  南北方生活习惯有差异,这些南方小伙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入乡随俗。没菜吃,大家就响应厂里号召去山脚下开荒种菜。南方人洗澡勤,但在宝鸡条件有限,有时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陈祥荣每天下班后,就跑去清姜河洗澡。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刚开始厂里每月发给每人一斤大米,后来增加到三斤大米,但还是不够吃,主食仍以面食为主,南方职工为吃米颇费了一番功夫。大伙四处打听哪里可以换大米,后来陈祥荣听说,天王镇乡亲们种植水稻,于是兴高采烈地骑着自行车去天王镇,找到种水稻的乡亲换大米,50斤的麦面可以换40斤的大米,这下终于解决了吃大米的问题。夏收时节,江苏小伙们去麟游等地帮乡亲们夏收,回来时,乡亲们会给这些江南小伙子一些麦面作为感谢,一来二去,厂职工和乡亲们的感情渐渐深厚起来。
  1964年12月,25岁的烽火职工付育潼和长岭职工杨翠兰结婚。付育潼是江苏人,杨翠兰是上海姑娘,婚礼很简单,付育潼先在厂里登记等房子,在家属院二街坊分到一间14平方米的房间,再从厂里领来两张桌子、两张床板,新房就算布置好了。杨翠兰回上海探亲,带来一些喜糖,几位同事聚一起吃点瓜子和喜糖,对新人祝福一番,婚礼就结束了。付育潼说:“虽然当时的婚礼仪式很简单,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婚姻的幸福程度。”
  清姜河畔的回忆
  “你住哪?”“三街坊。你住几街坊?”“我住二街坊。”这是老烽火职工询问住址常用的对话,老家属院被职工按街坊划分。如今,烽火职工及家属聚集在清姜路东边东二路至东六路,以及峪泉路的盛华园小区,生活区里有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基本上满足了大家生活的各项需求。
  周辉住在清姜路烽火二街坊,他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烽火家属院度过,说起烽火有故事的建筑,周辉提到了烽火食堂。姜城堡50岁以上的人对烽火食堂印象较深,食堂大厅面积约有足球场的三分之一大,与同时期同类型的建筑相比堪称“巨无霸”。这里不仅为职工供餐,而且是厂里开会,举办演出、舞会的活动场所;尤其是烽火食堂举办的交谊舞会,至今仍是老一辈清姜人的美好回忆:年轻人伴着“嘭嚓嚓”的鼓点和舞曲,脚下是淡青色水磨石地面,头顶有闪烁的彩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舞会上的上海姑娘,她们来自隔壁的长岭厂,是上世纪50年代从上海招来的知识青年。她们优雅又有学识,穿着时髦的布拉吉,舞姿翩翩,具有江南姑娘温婉秀丽的独特魅力,引得清姜周边职工争相到这里参加交谊舞会,这里也促成了不少年轻职工的爱情婚姻。如今,随着时代变迁,烽火食堂随之消失。
  周辉回忆:“少年时,我最快活的事就是去清姜河游泳,那时河水清澈,河床里有几处比百米游泳池还大的水潭,我和家属院内的小伙伴在水潭里比赛扎猛子,比赛踩水。有时候,我们在水里对着宝成线上开过的火车欢呼,惹得火车上的乘客纷纷探出头来。有时候,我们会碰到几位苏联专家在河里游泳,小伙伴们好奇地盯着苏联专家雪白的皮肤和卷曲的头发看,直看得几位苏联专家也不好意思……”
  快乐的宝鸡青少年生活,成了周辉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他从宝鸡无线电技工学校毕业后,去四川长虹工作了10年。10年后,周辉回到宝鸡烽火工作:“当我看到熟悉的烽火厂房和家属院,看到秦岭和清姜河,一股暖流涌入心房——此处即吾乡。”自此,周辉再也没有离开过宝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