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西秦视点
第05版:民政专刊
第06版:农业专刊
第07版:特稿•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让传统的七夕活起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下周五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由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主办的我市“西凤酒·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也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准备阶段;七夕当天,将有88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永结同心。作为成年之后最重要的一次礼仪活动,婚礼历来受到重视,因为婚礼不但向所有人宣告两个新人的结合,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还宣告新婚夫妇迈入人生新的阶段。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当下,一场简约、时尚、浪漫,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集体婚礼,无疑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添新的元素和持久的活力。
让传统的七夕活起来
本报记者李波
我们有最浪漫的故事
所有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理解这些故事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涵,才是我们领略传统节日之美的基础。
即将到来的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这个浪漫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的神话传说讲起。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牛郎,他认识了偷偷下凡的织女,后来织女成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后来,王母娘娘用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爱情虽然历来被人们歌颂,但七夕节却并不仅仅有爱情。
西汉时期,牛郎织女由星名变成了神话人物,并且被注入节日的内容。在《淮南子》《风俗通》中,出现了“乌鸦填河桥而渡织女”和“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在民间随之产生了七夕夜外出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活动。宫廷在这一天的夜晚有“穿七孔针”“跳于阖舞”之俗。“七夕”就成了一个重要节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乞巧”之举则成为最普遍的节俗活动。到了隋唐,七夕节的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以前,吟咏七夕的诗篇比比皆是,仅全唐诗中,就有近千首。宋代以后,民间的乞巧活动更为丰富,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完善,并有了新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喜鹊因架桥而被踩秃了头的情节。每逢七夕,民间便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开始,连续数日;同时还出现了乞巧楼、乞巧棚,卖“花瓜”“巧果”、泥人等应节食品物品,加上丢巧针、穿针乞巧等习俗,热闹非凡。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间“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据《清嘉录》记载,百姓用乞果或偕花果,“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经历着最奇怪的变化
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场景:端午节里只见包装精美的粽子,却难见对屈原人生的思考;中秋节里只见琳琅满目的月饼,却少见奔波回家团聚的场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让一些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么,先来搞清楚一个问题,只是一个有爱情故事的节日而已,像七夕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值得我们继承弘扬呢?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七夕文化颂扬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昭示出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内涵。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七夕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仅如此,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在很多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淡忘的时候,婚礼这样的礼仪活动,却在商业的裹挟之下走上了偏离其本来意义的道路。
中国历朝历代婚礼的内容都不断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围绕“三书六礼”。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婚礼”是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至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载于《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到了今天,婚礼中的“礼”这一环节早已没有那么繁琐,取而代之的是充斥于整个婚礼之中浓重的商业气息:婚礼场地必须是大酒店,婚礼的车队必须是豪车,婚礼的现场必须布置得富丽堂皇,婚礼的礼金必须两位数以上,等等。其实,金钱和物质无非是精神追求的一个载体,与钻戒、婚纱、喜宴、新房相比,对这段婚姻的期许、祈福和维护更为重要。
小说《白鹿原》中,白秉德老汉宁愿卖掉牲口,也要把儿子白嘉轩的婚礼办得体面风光。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秉德老汉”不在少数,他们只知道砸钱可以把婚礼办得有排场,却不懂得怎样才能把婚礼办得有意义。
要体现最纯真的庆祝
怎么让传统节日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得到弘扬和发展,是一件费神的事情。
结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办法。
“在今天,要使七夕等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就要找到传统和现实的契合点,既不要让传统文化在急功近利的开发和喧嚣中迷失本性,又要不断创新,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彰显当前的现实意义。这样传统文化才有活力,才能真正做到喜闻乐见。”民俗学家刘芳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避免低俗和过度的商业化淹没了文化内涵,又要让健康有益的商业活动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中来,缺一不可。
“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正是这样的一场活动。
集体婚礼,不但让婚礼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爱情、祝福之中,摈弃了大操大办的陋习,让婚礼节俭又温馨。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价彩礼、盲目攀比、奢侈浪费让婚礼变了味、走了形,更是扭曲了价值观,而集体婚礼自觉抵制婚事中的陋习,不讲排场、不搞攀比,彰显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此外,“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可以说是一场绿色低碳的环保宣言。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参与婚礼的新人们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就可为更多的年轻人树立典范。据了解,此次集体婚礼不但有婚礼庆典、新婚宴会,还有篝火晚会、文艺演出以及结婚纪念活动;此外,活动还邀请了“最美恋人”王旭东、李晨阳及陕西省文明家庭蔡瑞杰家庭等参加,可以说,此次集体婚礼也是一场弘扬美德、传播正气、向善向上的爱情集会。
“这次集体婚礼在乞巧节举行,既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手笔,也是彰显社会新风尚的好办法。”市民张琪说道,“继承传统节日,很多古代的活动并不适合当今社会,而集体婚礼让爱情更纯净,让祝福更真挚,也为继承发扬传统找到了新路子,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