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翻越秦岭迁到宝鸡的神秘古国
■本报记者陈亮

    青铜人头像

    亚伐方罍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

    四十三年逨鼎

    朕亻匜铭文

    匜朕亻


宝鸡 茹家庄(弓鱼)国墓地的神秘主人
  2018年1月,宝鸡高新区发现一处秦汉时期家族墓葬,在发掘的近40座墓葬中,文物并不多,但一座东汉墓里的一件“青铜树”格外引人注目。畅销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中讲到“秦岭深处有一件具有神秘致幻能力的青铜神树”,作者的创作灵感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神树。那么,这株青铜树和四川出土的青铜树有关系吗?在久远的东汉,巍峨的秦岭几乎是普通人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棵“神树”,难道真的有神奇的本领,能够穿越时空吗?
  事情还得从1974年说起。
  那年,宝鸡神农镇茹家庄农民杨明鱼锄地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古墓葬,这就是后来震惊考古界的弓鱼国墓地。弓鱼国墓地出土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及玉石装饰品、陶器、原始瓷器等1500余件,最可贵的是器物上的铭文提到了在秦岭脚下曾经存在过的古弓鱼国和井国等诸侯国。商末周初,诸侯国多如牛毛,文献记载“诸侯百里”,就是说一个诸侯国封地方圆不过50公里大小,跟现在的县差不多。
  但是,这次发现的文物,却让在关中腹地工作了半辈子、见惯了商周文物的考古工作者目瞪口呆。尤其是精美的玉器,呈现出关中出土的商周玉器所不曾有过的奇异特征;还有不少青铜兵器,也与关中出土的常见的长戈大钺不同,工艺精巧,造型奇特。总之,这里出土的一切,都和关中地区以往商周的发现不一样。尤其是一件玉制的面具,雕琢精美,瞪着大眼睛露出诡秘的笑容,似乎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此后,茹家庄附近的竹园沟也出土了类似的文物。并且,在这里的墓葬排列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全部朝向东南,也就是秦岭深处的地方。按照古人的丧葬习惯,这是他们故乡的方位。这一切不禁让人遐想,就在山清水秀的秦岭北麓,曾经生活着怎样一群人?他们和只有一条渭河之隔的关中各地的人生活习惯迥然不同,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死后面向的苍茫的秦岭,是否知道他们的神秘身世?
  汉中城固宝山遗址里的生活气息
  1990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研究生在汉中城固县宝山村发现了一处先民生活的遗址,从1998年开始挖掘,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汉代的生活遗迹。而在商周时期的遗存中,出现了双头蜈蚣戈、虎纹钺、三足壶、兽面纹尊、带齿镰形器等等,这些后来被评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的器物,与当地早期文化毫无关联。人们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在交通闭塞、云遮雾绕的秦岭腹地,曾经生活着怎样一群人?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
  在挖掘中,人们发现这些神秘人的墓葬,与宝鸡弓鱼国墓地一样,朝向东南。
  而且,在这里,也发现了兽面具,同样有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诡秘的笑容,神情仿佛欲言又止。随后,城固附近的洋县也有了类似发现,这群人当时生活的范围有所扩展。
  不过,考古工作者判断文化类型最可靠的实物证据,并不是那些特殊的、贵重的器具,而是最常用的生活器具。比如烧水的陶壶、吃饭的陶碗、装粮食的陶罐等等,这些器物的生产和使用方式,最能说明一个族群的生活习惯,这些特征表现在陶器的整体形状、口沿和底部的特殊性上。举个例子,同样是用泥捏的水壶,捏好以后在口上用手指头压个流水的嘴儿,也许都需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就是文化。通过对陶器的研究比对,这里的先民和宝鸡茹家庄弓鱼国墓地的主人一样,都和另一处最神秘的发现有关。
  成都三星堆真有来自外星的文化吗?
  1929年就被发现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经过漫长的动荡时期,直到1936年才被确定是一处古蜀国的都邑。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青铜面具,大大的眼睛,诡秘的笑容。不过这个眼睛大得非同寻常了,突出眼眶像两个触角,被称作“纵目”。这种面具的造型在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人们产生了种种猜想,甚至有很强烈的声音认为这是来自史前外星人的文化遗存。
  猜想归猜想,最接近真相的考古研究认为,宝鸡、汉中和成都平原一带的神秘文化,就是来自史料记载的曾经参与过武王伐纣、后来又神秘消失的巴人。对于他们的去向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在迁徙之后,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也有人认为,他们因为富足和骁勇,遭到了异族的攻击,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他们的去向至今还是个谜,但他们的来路,却在秦岭南北呈现出的诸多遗存中露出端倪。
  翻越秦岭描绘神秘巴人迁徙的路线
  有学者提出,巴人的发源地在三峡地区,商朝早期便开始向四方扩展,向北来到宝鸡,向西到成都平原。
向北行进的巴人翻越大巴山到达陕西南部城固、洋县地区,后来被殷商军队打败,分成两支,一支巴人沿嘉陵江而下,进入长江流域,与从三峡西进的巴人会合,进入成都平原,开枝散叶,成为三星堆以及成都十二桥等遗址最早的主人,建立了古蜀国。
   另一支顺着嘉陵江一直向北翻越秦岭,最后在秦岭北麓的清姜河流域安营扎寨,建立弓鱼国。当时这里是周的联盟姜的地盘,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被殷商打败的巴人与姜和睦共处,追随周,最终参与了武王伐纣的军事行动,并由此在这里获得一席之地,长久居住下来。
  《宝鸡弓鱼国墓地》一书推断为:“居住在白龙江流域武都地区和汉水上游城固、洋县一带部族、方国早在武丁前后即已北上迁徙,北上的路线可能由城固、洋县至武都,经康县、成县、徽县进抵到今宝鸡南部凤县和甘肃两当县一带,或者沿嘉陵江谷道北上,至凤县一带暂时安居下来。这些部族势力逐渐发展壮大,然后逾越秦岭顺秦岭北麓清姜河谷道北上,发展到宝鸡渭水南岸的清姜、益门、竹园沟、茹家庄一带建立古弓鱼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