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眉县金渠镇河底村贫困户王小红开起扯面馆,他说:
“我要用实际行动感谢党”

  
  “真没有想到,每天的收入就有好几百元,有时一天收入近千元哩,真是太好了。”近日,笔者在眉县金渠镇河底村打造的“荷塘小镇”里看到,贫困户王小红在新开业的扯面馆里忙个不停,当问起最近的情况时,王小红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高兴地说。
  暖心帮助让他重拾生活信心王小红是河底村一组村民,家有4口人,家里种植的4亩猕猴桃因缺技术、缺劳力,也没有多少收入,妻子在外打零工,生活捉襟见肘。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王小红从来没有闲着,2008年初,王小红和朋友合资在县城开办起了砖机配件加工厂,在加工厂运行的过程中,因管理不妥、经营不善,不仅没有挣下钱,还欠下了债务,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15年,王小红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上干部不断上门服务,鼓励其重拾生活信心。
  如何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今年6月份,村上针对贫困户王小红家以前开办过饭店的情况,鼓励他在村上的“荷塘小镇”开办面馆。没资金,这是摆在王小红面前的第一大障碍,王小红又一次失去了信心。村上得知他的顾虑后,经村委会研究,两间门面房不收押金、租金,还为其装修了店面,置办了家具。这样好的条件,让王小红没有想到。在村干部的大力帮扶下,王小红和妻子只花费了不到万元就购置了电器和厨具,7月14日他的扯面馆正式开业了。
  一定要把面馆经营得越来越好
  在王小红的扯面馆里,笔者发现,来这里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王小红和妻子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妻子负责操持着美味小吃,王小红负责招呼客人并负责店门口的冷饮,虽然有点累,但夫妻俩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河底村村委会主任毛惠莲说:“小红两口子憨厚老实,肯吃苦,今年脱贫不成问题。”为了让他俩经营好面馆,村上在猕猴桃地农忙的时候,还安排专人协助其进行管理、作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笔者为王小红家算了一笔账,这粗略的一算,乐得身旁的王小红和妻子合不拢嘴。当谈到让他感受最深的事时,王小红憨厚地说:“党的政策好呀,村上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一定要把面馆经营得越来越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谢党的恩情。”(汪保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