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针眼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
  顶层设计上的这个漏洞,引发了三次疯狂盗铸的大危机。
  第一次大规模的盗铸货币事件,发生在汉景帝时。受一些人的蛊惑,景帝派人用大量的金属去冶炼黄金,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于是,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十二月,改诸官名,明令禁止民间盗铸货币。第二次危机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盗铸的货币主要集中在铜钱以及银锡合金的“白金三品”两大类,以盗铸的“白金二品”最多。当时的各郡国为谋求铸钱的最大利润,将钱造得非常轻薄,加之当时与匈奴的连年征战,最终使得汉政府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打击盗铸行为,西汉政府多次改革币制,先后下令铸造三铢钱、半两钱、三分钱、五铢钱、官赤侧等货币,每次改革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公开掠夺。汉政府还发告示说谁若再敢盗铸金钱,就按照死罪论处,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汉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将铸造货币的权力垄断到中央手里,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从事铸钱的水衡都尉,下设均输、钟官和辨铜三官,其中均输分管刻制钱范,钟官负责铸造,辨铜掌管审查铜的质量,禁止郡国铸币。这样,掐断了伪币泛滥的根源,五铢钱才得以成为汉朝稳定的钱币,并一直延续到隋朝,成为一种使用了700多年的币种。第三次危机在王莽新政时期,王莽先后搞了四次币制改革,每次都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有虚值的大面额货币。在成百倍、上千倍的巨大利润诱惑下,很多人铤而走险,以至于当时因为犯铸钱罪而被没入官府为奴婢者“以十万数”,也使得这一时期泛滥的盗铸现象变得空前复杂。到了东汉时期,除光武帝建武初年下达过禁止私铸的禁令外,在其他文献中几乎没有发现关于东汉私铸货币的记载。
  大汉帝国的盗铸现象,从西汉初期开始,后经文帝、景帝、武帝及王莽时期直至东汉,持续时间之长、地域之广、人员之多,为史上罕见。这种疯狂的盗铸行为,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高祖刘邦兄长之子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同姓王,发动七国叛乱。虽然叛乱在短短三个月就被周亚夫平定,刘濞在逃跑中被东越人杀死,其他六国之王要么被杀要么自杀,但叛乱却给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以重创。这场叛乱的导火索,是刘濞等王因铸钱实力大长,贾谊和晁错便上疏“削藩策”,景帝采纳了。于是,七国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作乱。
  可见,保持政权平稳就要管好货币政策,国家就要严格控制住铸币的核心技术,管控好铸币的原材料,并用国家机器的力量严打盗铸行为。
  第六节盐铁会议
  汉景帝时,设立大司农一职来掌管天下经费。
  所谓天下经费,就是皇帝以国家土地最高所有人的身份向全国民众收取费用,包括田租、算赋、口赋、更赋、盐铁、均输等。据《新论》记载,大司农每年从百姓手中收入国库的赋税有40多亿钱,其中的一半用于官俸开支,以支撑起这个庞大帝国基本的运行费用;另一半则藏在宫内,专供皇帝私用和朝廷公用。
  这种状况,到汉武帝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汉武帝时期,通常从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算起,至公元前87年武帝去世为止。摆在统治者刘彻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国家财政开支急剧增长,国库频频告急!即便再有钱的主儿,也经不住胡乱花。何况,汉帝国原本就没有几个钱。那么,国家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呢?
  一是打仗。从公元前135年闽越之战,到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的46年中,汉帝国几乎天天都是在战火中度过的。除与北方匈奴人开展近乎40年的连续战争外,汉帝国的战场四处开花。南方的南越、东南的闽越、西南的夷族、东北的朝鲜、西北的大宛等。战争需要数量巨大的军费开支,更需要丰厚的奖金来犒赏三军。
  二是修水利和赈灾。为治理黄河水患,仅关中和朔方地区的两项兴修水利工程,耗资就在数十亿钱以上。在武帝统治的54年间,有大的自然灾害就达24年。最严重的,是公元前118年因特大水灾,将70多万中原灾民迁徙陕西、甘肃等地。灾情一发生,就要去赈灾,长此以往,国库告急。
  三是皇室开支。汉武帝奢侈无度,兴建千门万户的豪华设施建章宫,仅虎圈一项就占地数十里;宠爱女色,将八等嫔妃扩为十四等,宫中美女达数万人;花费50多年时间,为自己修建帝陵茂陵。
  四是礼仪开支。幻想着能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将命运寄托在一些带着浓郁迷信色彩的活动上。
  在与贤良文学的论辩中,桑弘羊从军事、民生角度阐释了实行盐铁制的必要性。
  为确保这些巨大开销的持续,汉武帝想到了一个“以商治商”的主意。
  孔仅、东郭咸阳和桑弘羊三个理财能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闪亮登场了。孔仅是南阳郡有名的冶铁大族;东郭咸阳是齐国威名赫赫的盐枭;桑弘羊则是洛阳首富桑家的公子。桑弘羊是第一个提出“工商富国”理念的财政专家,他13岁起在汉武帝身边工作,23岁时获得信任。公元前115年,桑弘羊出任大农丞,掌管会计事务,后历任搜粟都尉、大农令、御史大夫等国家财政要职。这三人主推“盐铁专卖”及“均输”“平准”三项政策。这个来自商人内部阵营的“反戈一击”,摧毁了刚刚有些自由萌芽的商贸苗头,给了整个商人集团以空前沉重打击,也对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连载12)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