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交警之窗•广告
第07版:健康养生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
第11版:文化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
我市防汛干部集中充电
全力打造老年人的幸福驿站
用手机就能遥控种菜
2万元爱心物资捐赠爱心超市
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
传承红船精神主动担当作为
红色动能引领企业发展
发展的领头雁群众的贴心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发展的领头雁群众的贴心人
——记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党总支部书记肖永红
在岐山县蔡家坡镇,有一位一心为民的村书记,他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把种植猕猴桃作为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就是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党总支部书记肖永红。
勇当头雁领发展
2002年,肖永红当选为唐家岭村党总支部书记。当看到同属秦岭北麓的周边地区农民靠种植猕猴桃发家致富,而本村群众收入一直徘徊不前时,他不断思考:如何带领党员群众,利用本村资源优势,让村民尽快致富。
在对村上产业状况全面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肖永红和几名热心群众自费去杨凌、西安、宝鸡等地请教专家,了解猕猴桃种植的特点、技术,并带头在自家地里种植了3亩猕猴桃。功夫不负有心人,3亩猕猴桃试种成功,实实在在的效益让他坚定了带领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肖永红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宣传动员,详细介绍猕猴桃发展前景及种植技术,并协助各户落实地块,聘请技术专家,引进新品种。2010年10月,他带头成立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猕猴桃产业。
转变思路促增收
面对长势喜人的猕猴桃,肖永红并没有满足。如何继续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他走访经销商、加工厂、种植户,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为本村猕猴桃确定了由增产转向提质的发展方向。他带领合作社开展规模建园,邀请西农大专家教授和县猕猴桃开发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有机、无公害猕猴桃栽培技术。
此外,肖永红还详细制定了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发动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参加,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广校、宝鸡市科协等,每年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孵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6个,种植养殖大户22家,电子商务公司4家,电子商务经营网店49家。唐家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职业农民“加工厂”与“锻造炉”。
千方百计促脱贫
近年来,虽说唐家岭村部分贫困户参与种植了猕猴桃,但由于技术不精,导致种植效益不高。如何尽快、高质量地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经村党总支部研究,推行“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产业托管全县20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同时,吸收50多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年增收5000元。
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肖永红动员全村有能力的党员结对包抓贫困户,自己带头包抓5户贫困户,并针对各户情况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贫困户蒲会林因缺技术致贫,肖永红多方联系,为其寻找到了合适工作,鼓励他通过自身努力脱贫。逢年过节,他都自掏腰包为贫困户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36岁的村民王小花因患肾衰竭,需要经常做化疗,家庭生活困难,肖永红积极号召党员和群众募捐4.5万元,解决了王小花一家的燃眉之急。
几年下来,唐家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产业化示范村,先后被评为宝鸡市农民增收先进村、陕西省卫生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肖永红被授予宝鸡市模范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创业明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满墙的荣誉,肖永红谦虚地说:“荣誉只属于昨天,明天更要努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